刘先进:谁教30岁的博士“炒鸡蛋”?

刘先进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4月13日讯】年龄已经30岁出头,学位拿到了博士,但是连西红柿炒鸡蛋都不会做,还要母亲不远千里坐飞机前来帮忙洗衣服……这些听起来不可思议的事,生活中可真存在。那位母亲告诉记者,由于从小只顾学习,不会做家务,儿子连下面条、炒鸡蛋都不会。“非典”那阵子,她的儿子不能出门,外卖也送不进来,为了炒两个鸡蛋,结果打了半个小时长途电话回南宁请教。(据《新华网》4月10日报道)。

卢梭在《爱弥尔论教育》中曾经讲到,人的天性被各种制度压抑、束缚,事实证明,不被包裹的婴儿更健康(如秘鲁人)。所谓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让他经历一些身体承受范围之内的挫折和痛苦,他的独立性就越强,长大后他就会少一点折磨。

霍布斯也认为,要是满足欲望的方法能够随着我们的欲望增加而增加,每一个人就可以成为万物的主人了。但实际上不行,由于时间空间的多种原因,满足欲望的方法和我们的欲望并不是递增函数,当欲望不能满足的时候,人就会受到极大的挫折,有时候这种挫折来得如此之大如此之快,以致于人在一瞬间被击倒,并从此一蹶不振。上文中的博士居然能为了炒两个鸡蛋,打了半个小时长途电话回南宁请教,实在让人佩服,只不过,一旦母亲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和他联系上,他该怎么办?有谁来教他炒鸡蛋?

这让人联想到日本人从小要求孩子接受冷水浴的锻炼,而反思中国人教育孩子,我们会发现:在家庭里,爱甚至已经达到了泛滥的地步,我们在赞叹父母之爱伟大的同时,必须承认,这种爱也使孩子们过多的依赖家庭,他们缺少独立能力,有的甚至连生活都不能自理;在学校里,由于升学的强大压力,老师学生全部都围着考试转,课堂上老师只教会孩子们一些用来应付考试的理论知识,几乎就没有提到怎么
来生活,怎么来加强自身的独立自理能力。

杜威曾经说:“教育即生活”,可见,教博士们“炒鸡蛋”,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博士要自学,家长要教,学校也要教,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博士们才会炒独立自理的“鸡蛋”,才能炒好独立自理的“鸡蛋”!

2006-04-11

转自《民主论坛》(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一个鸡蛋引发的冤案 洪一平诉公司是法西斯
是种鸡会打鸣  辽宁“公鸡”还会下蛋
蒋品超:六四与三勇士
全球吹起保育风 屏东鲔鱼祭跟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