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荫权“连任工程”有何板斧?

标签: ,

【大纪元4月16日讯】(亚洲时报 林绮慧香港撰文) 纵使距离下届香港行政长官选举尚有1年时间,现任香港特首曾荫权已开展其“连任工程”。曾荫权的“策略”大抵师承他的旧上司香港末代总督彭定康,套用他的语言就是所谓“强政励治”,在政治上这叫“搞好行政立法关系”,说得通俗一点其实就是“软硬兼施”。

近日,曾荫权连环出招,首先是政府的财政预算以高票在立法会获得通过,之后极受争议的西九龙文娱艺术区发展计划(“西九龙计划”)重新改头换面 “上马”,接着一拖四年的九广铁路和地下铁路合并(两铁合并)也宣布水到渠成。一时间,曾特首似乎一扫上任之初的“颓风”:例如政制方案不获立法会通过,又例如“西九龙计划”在被迫推倒重来等“不愉快回忆”似已“灰飞烟灭”。

分析指出,曾荫权之前施政出现“挫折”,兼且前民建联主席曾钰成公开撰文批评他新招募回来的“政治化妆师”,而今年两会期间传出香港传统左派上京告御状的传闻,再加上一度传出中央领导“打破惯例”不接见他的说法,曾荫权及其新成立的核心“心战室”立即全速开动,誓要巩固其顺利连任的态势,免得“各潜在政敌” 多心,夜长梦多。

现阶段曾荫权的主要目标就是他常挂在嘴边的“强政励治”。简单地说,曾荫权是要向中国中央政府证明,没有北京的劝说帮忙,他自己也可确保特区施政得到立法会配合,各利益团体也不会一哄而上,绝不会为中央“添烦添乱”。

师承港英末代总督彭定康的曾荫权,所用的主要板斧也就是港英时代优而为之的“行政吸纳”。面对极受争议的西九龙文娱艺术区发展计划(“西九龙计划”)被迫推倒重来,特区政府便以行政吸纳方法,将持反对意见人士委任为咨询小组成员。行政吸纳是港英政府过往惯用的方式,主要是将反对人士吸纳在咨询委员会内,该他们在会内提出反对意见,然后向公众表明:“我已经很用心听了反对声音”。

香港政府委任的西九龙计划咨询小组委员多达61人,不问而知一定是“口水会”。既然意见纷纭无法达成共识,最终“总其成”者自然就是曾荫权本人。如此一来,西九上马也就指日可待,“强政励治”自然顺利达成!

彭定康的另一招厉害招数就是“打民意牌”,观乎曾荫权近期的表现,他追随彭定康时似乎也有学到一招半式:诸如在通过预算案前夕突出台一些“扶贫措施”,以 “扶贫措施”捆绑预算案,迫使一天到晚把民意放在口边的议员就范。近期两铁合并,政府心战室也想出“减票价”捆绑“合并案”的“绝招”,可以预期,立法会议员最后选择不多,合并案获得通过机会甚大。

不过,曾荫权一样也有他的弱点。对于行政立法的操控,曾荫权无疑是较前任行政长官董建建好,但董建华任内却获中央政府全力支持,在董建华时期,中央政府对香港有明显的政策倾斜,现在中央对香港却讲求“公平竞争”。即如香港想以单 “Y”兴建港珠澳大桥,不连接近年抢去香港不少物流生意的深圳,结果深圳宣布另起一条大桥连接中山,即珠海隔邻的城市,实际上是中和单“Y”的作用,并抢闸兴建,两桥将来难免做成竞争。另外,上海兴建迪士尼主题乐园计划亦如箭在弦,中央政府亦无意叫停。

另外,一些中央希望曾荫权做好的事,曾荫权竟一直按下不去处理。其实,在曾荫权这一年多任期内,中央政府最希望曾荫权做的,是作为中央与香港民主派大和解的牵线人,但曾荫权在政制方案给民主派否决后,似乎已“迁怒”民主派,外传中央早有意重新发回“回乡证”给民主派中人,但至今此事未有进展;这中间,自言“想法天真”的曾荫权是否有什么角色没有做好,外界实在感到困惑。

对于曾荫权现在无意担任中间人的做法,北京虽无明确表示,但都一一看在眼内,北京领导人对此人的质素究竟去到哪里相信亦心中有数。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陆委会:中共领导人对台策略反应速度快
港报:中美峰会预料以台湾和汇率问题为焦点
章子怡受邀担任坎城影展评审
首届台港论坛即将在港举行  江丙坤应邀演讲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