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媒体对胡锦涛访美评论不同

标签:

【大纪元4月25日讯】(美国之音记者:许波2006年4月24日华盛顿报导)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美国之行已经落下帷幕,但是东西方各主要媒体的有关评论却仍然余波未尽。胡锦涛主席对美国的首次正式访问以及美中首脑会晤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获得成功,美国和中国的媒体似乎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

*纽约时报:受欢迎仪式失礼拖累*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上个星期的美国之行显然是美中关系中的一件大事,两国曾就访问规格和礼仪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磋商。胡锦涛成行之前,中国资深副总理吴仪又在美国慷慨出手160亿美元做了铺垫,可见两国都高度重视这次美中首脑会晤。但是这次访问的结果如何?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的首脑会晤究竟取得了多大程度的成功?观察人士的看法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总体说来,各主要媒体似乎对于法轮功在欢迎仪式上闹场以及美国司仪的口误把“中华人民共和国”说成“中华民国”的关注超过了对于访问成果的报导。《纽约时报》认为,布什和胡锦涛的高峰会被欢迎仪式上外交失礼所拖累,两国外交人员为这次首脑会晤的规格和礼仪方面所做出的长达几个月的艰苦努力毁于一旦。

*华盛顿邮报:未获实质性成果*

《华盛顿邮报》形容美中首脑会晤缺乏实质性成果。报导说,布什总统敦促来访的胡锦涛主席进一步开放中国市场、调整人民币汇率、扩大公民自由、在伊朗和北韩核项目问题上与美国合作,但是胡锦涛却在上述问题上没有做出任何具体的承诺。

同样,北京也没有从华盛顿那里得到它想要的东西。据美联社的报导分析,胡锦涛最希望听到布什像2003年当着中国总理温家宝的面点名批评台湾总统陈水扁那样痛批他终止国统会是改变现状。但是,这次时过境迁,布什对于台湾的表态不痛不痒,美中领导人追求象征意义大于追求实际效果,结果是首脑会晤没有取得任何突破性进展。

*中国媒体暗示历史性访问*

但是,中国官方媒体对于胡锦涛的美国之行却报导得有声有色,对于美中高峰会的结果充满乐观情绪。

新华社援引外交部长李肇星的话说,胡锦涛主席此次访问美国达到了加强对话、扩大共识、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全面推进21世纪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目的。中新社还把胡锦涛在参观波音公司时头戴棒球帽和中国已故领导人邓小平1979年访问美国时头戴牛仔帽相提并论,暗示两者同样都是历史性访问。

*洛杉矶时报:美须认真对待北京*

尽管大部分美国媒体对上星期美中首脑会晤的成果评价并不很高,但是《洛杉矶时报》发表署名文章认为,当年邓小平访问美国时,美中两国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相差悬殊,致使那次访问带有北京“朝拜”华盛顿的色彩;而这次胡锦涛借助中国国力日益强大的东风,使布什至少处处留意以平等姿态接待胡锦涛。

报导指出,虽然按照美元衡量,美国经济总量比中国大出六倍,人民的平均富裕程度是中国的30倍左右,但是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却是美国的两到三倍,而且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之一。报导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北京是对手还是朋友,华盛顿都必须认真对待,不可等闲视之。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胡锦涛美好时光,是清华不堪回首岁月
星报投书:中国文化警察把CNN断讯贻笑国际
美国会议员质疑中国和平崛起
洛时:华府与北京仍须解决贸易议题的歧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