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辅导中辍生13年 施裕仁分享经验

人气: 6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3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守国高雄县三十日电)辅导中辍生达人施裕仁今天到高雄县政府社会局分享十三年来的经验,轻松、幽默的语气,切中辅导中辍生的要诀,增添社工的经验与智能。他强调,辅导中辍生应长期追踪,且要有“跟他耗”的心理准备,才能收效。

从事旅游业的施裕仁十三年前担任某校家长会委员时,看到几位学生翻墙翘课,躲在网咖抽烟,不忍看到学生就此沉沦,于是利用工作之余骑着机车寻找翘课的学生,倾听与了解每位学生的心事,从旁协助,于是浸淫中辍生辅导中,他成立“施爸爸工作室”,与有志于辅导工作的民众一起投入辅导工作,并在高雄市楠梓、小港、前金等六所国中中途班授课、辅导。

十三年来,施爸爸运作一套辅导学生的模式,他表示,辅导的近三千个个案中有四分之一出自家庭管教不当,且钱财、模仿行为、“母鸡带小鸡”等因素也是因素。另外,学生权充“老大”处理学生间“社会行为”,久而久之,容易中辍,因此学校或家长应让小孩子了解什么是对的?什么是正义感?

他以长期辅导经验将中辍生分成随兴、智慧、盲从、起义及逃避等五型,他认为应了解孩子的人格特质,捉住心态后,才能瓦解防线,介入辅导后收到效果。他表示,经他辅导的小孩中年龄最长已二十八岁,高职夜间部毕业,现在有很好的收入。只要找到孩子的定位点,适时给予适当鼓励,或电话关心,小孩就一路升华上去。

施裕仁指出,较会中辍的倾向有家庭、缺乏家人亲情关怀、自己学习低落、外来朋友诱因、师长特别眼神(恶意、不屑)等,师长以“眼神”替代发脾气,常令EQ较高的中辍倾向学生难以接受。

长期辅导,施裕仁也从肢体、脸型了解个性,并由社工人员身上印证,增强社工人员辅导技能。

他强调,辅导中辍生单打独斗,效果有限,目前已有二十多位志工在他的工作室协助,只要孩子有问题需要辅导或协寻,工作室免费服务。

他表示,高雄市年轻人聚集的新堀江,他的工作室志工会进入其中,发觉问题少年,志工也上网找寻问题青少年,并设法辅导。在辅导的生涯中,他曾受中辍生欺骗,但愈挫愈勇;辅导社工人员应抱持这种态度,否则工作难以持久;辅导工作吃力不讨好,也没有报偿,只有无形的回馈。

他表示,曾经在餐厅吃饭,发现一位曾受他辅导的服务生,亲切地喊他“施爸爸”,并引见餐厅经理,附送小菜招待,这是无形的收获,让他感到快乐。这个小孩懂得尊重长辈、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懂得回馈,相信不会再变坏。

他强调,辅导工作要抱持无所求的观念,以及抱持平常心的态度,并抱持与受辅导学生同理心,才能让辅导工作顺利推动。受辅导学生与社工人员有年龄的差距,如何与受辅导者同理心,施裕仁认为是颇为困难的事。

从事辅导中辍生多年,施裕仁强调,他无怨无悔,看到被辅导学生成长,自己也在辅导中成长,让他感到快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