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水果销中周年调查采访(台商甘苦谈篇)

勇闯中国市场 台商赚赔各凭本事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3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曹宇帆台北三十日电)六月初大雨滂沱,屏东的香蕉园泥泞不堪,远从中国来台的超市业者,撑着伞,步履蹒跚地走着,和一旁的厦门庆圆贸易执行长温仁得讨论购买台湾过剩的香蕉,但买家心想,台湾水果产量不定,“花了广告宣传费,总不能后续没货啊?”交易告吹。温仁得感叹:台湾水果真难做。

台湾水果供货量就像荒溪型河流,暴雨泛滥成灾,无雨干涸,产量不易拿捏,再加上运输成本居高不下,造成台湾水果在中国价位难压低。

“当地大型超市大多不喜欢做台湾水果生意,风险高又难卖,改尝试中介台湾农民与中国经销商买卖,才渐渐打开台湾水果销售通路。”温仁得看准当地的行销特性,厦门经贸局还邀请沿海六大城市的大型水果通路商举办产销会,从台湾来的农民在这场展销会中,交易成功。

也有台商走高价精品市场,做得有声有色。上海吉谷商贸总经理林志鸿在中国奋斗四年,原本专门经销各国水果礼盒精品,零关税上路后,将全部心力投入台湾水果,初试啼声就创下去年度单一公司经销台湾水果最大量佳绩。

与当地超市合作难,再加上产量不稳定的因素,台商傅癸荣体认,“叫任何人来大陆单做台湾水果是害人的”,他改以大宗经销来自华南地区和其他国家的果品为主维持公司营运,台湾货则锁定高消费群推销,控制损益。

台商开发中国这块处女地,都历经长短不一的摸索期,有人经不起亏损,早早收手,几位受访的台商,有的人撑了两、三年,才开始获利。

与中国商人交手,虽然语文共通,文化接近,但还是不少人受骗。即使像林志鸿这样的成功台商,也遭逢不愉快的经验。进货给上海某家量贩店,给了正宗台湾水果的宣传品与看板,打起广告,一、两个月后对方不再交易,林志鸿某天路过,看到假货蒙骗消费者,气愤难平。

除了受骗上当外,经常拖欠账款时有所闻,吃了闷亏的台商多选择息事宁人、自认倒楣,有的台商后来学聪明,坚持一手交货一手交钱。

一九九0年只身前往厦门种芭乐的叶日顺,忆起在中国打拼的过程,有不少感叹,他说,厦门有地痞流氓,他们就是要钱,不断地勒索,但“来就不怕,怕就不要来”。叶日顺还是苦撑下去。

辛勤栽种好不容易看到成果时,树上结实累累的芭乐、杨桃、芒果,却不断被偷。叶日顺说,这些问题让他对中国很没有信心,失望之余,一年后毅然决然撤资回台湾,继续在家乡彰化种芭乐,守着两甲地的芭乐园。

当年苗木禁止运到中国大陆,叶日顺不讳言,前往中国发展的农民,都是铤而走险,用偷渡的方式将苗木走私到中国大陆,如果不幸被抓到,就是“没收”,损失的就是购买苗木的成本。

勇闯中国的台商从失败中获取宝贵经验,有些人逐渐走出亏损的坎坷,中国有十三亿的人口,这块大饼各国抢着进攻,单打独斗之际,台商们期盼,除了开放水果直航解决运输问题外,两岸政府也能给产销面的必要协助。

傅癸荣建议,多数中国民众目前都还不知道,究竟要跟谁买台湾水果才能买到正宗货,“如果能够由两岸政府出面保证,指定哪些店面不卖仿冒品,使假货不致打坏台湾水果名声,台商和农民即能真正获利。”

两岸政府是否携手合作助台商一臂之力,台商们不敢有太多奢望,在期待还未实现前,他们也有心理准备,先得靠赤手空拳,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