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时尚

【我们这一家】端午节的启示

※※※※※※※※※※※※※※※※※※※※※※※※※※※※※※※※※※

问:老师要小孩写出端午节的感想。

本个案的做法:看到小孩的感想是,如果我是皇帝,对人不要太凶,才不会害人去跳江。觉得这个观点非常有意思,可以跟他进一步分享主管与属下的互动想法。

※※※※※※※※※※※※※※※※※※※※※※※※※※※※※※※※※※

端午节刚过,在看到目前就读小学一年级的儿子所写的作文时,发现他看事情的角度跟一般人不太一样,非常有意思,愿意将我跟儿子针对此事的看法所做的讨论做一个记录,与大家分享。

老师所出的题目是端午节,分三段论述,每一段的重点也有规定,第一、二段是分别说明它的由来,你做了那些事,第三段则要提及感想。儿子很认真的写是为了纪念屈原,他因为未受到皇帝的重用,而投江死亡。而为了过节,老师教全班的同学做香包,用针线一针一针的缝,做得很辛苦。至于端午节的感想,就是如果我是皇帝,对人不要凶巴巴的,才不会害人投江自杀。当我看到最后一段的感想时,忍不住笑了出来,小孩子有小孩子的独特观察角度,看法也很奇特。我想如果拿这个问题去问一般人,十之八九的答复,都会集中在故事的主角,屈原身上。

我利用这个机会,跟儿子做了一番讨论。皇帝跟屈原的关系,其实就像是老板跟员工的关系,所以我就跟他说,你的意思是对人对员工说话要客气,不要态度太凶,让对方下不了台,心里难过,而想不开的意思吗?你的想法很好,那么你也可以再进一步想想,换另一个角色,如果你是屈原,你会如何,是跟屈原一样,含怨而死,或者坚强的继续活下去,不要受到皇帝或其他人的影响呢?

教导小朋友,其实不必太刻意,在平日看功课的过程中,父母可以多用点心,利用各种机会,如写作文、画图、造句或造词的机会,看出小朋友的想法,进一步跟小朋友针对当下的话题,深入讨论,交换意见,一方面除了可以更加了解小朋友的想法外,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他们以多角度的方式来看一件事情。@*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