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探索水圳秘辛 北市举办清代台北水利史特展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郭美瑜台北四日电)台北市区有许多精华路段,底下为百年前的灌溉排水路,却鲜为人知。台北市文献会今天起在市府探索馆特展室举办“清代台北水利史特展”,以图文让民众了解埋在地底下的水圳意义,会场中首度展出立体模型,民众可一窥开凿水圳的水利工程秘辛,展期到七月底。

台北市文化局长廖咸浩表示,今年是瑠公圳开凿者郭锡瑠三百零一岁纪念诞辰,当年他吸取彰化开圳经验,变卖家产,于一七四O年间进入台北盆地开凿水圳,但向新店溪上游取水时,因为入侵原住民领域,遭到泰雅族抵抗攻击,于是迎娶原住民为妻,化阻力为助力,才完成艰辛创举。

台北市区有许多精华路段,底下为水圳流经,却鲜为人知,包括游人如织的顶好广场、名人住宅云集的安和路,都是百年前的灌溉排水路,文昌街、荣总院区内,人们以为的排水沟,分别为瑠公与七星水圳分布区。

廖咸浩说,台北市内许多水圳都加盖成水沟,生态被破坏、历史被湮没,民众的生活趣味也被剥夺。瑠公圳是台北市历史最久、水系最长的水圳,台大校园里有一小段水圳已在社区居民与学校合作下重见天日,别具意义。

目前位于新店的瑠公圳取水口已由台北县列为古迹,台北市文化局则着手鉴定瑠公圳文资价值,规划将瑠公圳河域列入文化景观,以跨市县维护方式振兴水圳的历史风采。

下午特展开幕活动,曾任职瑠公水利会的现任七星水利会总干事许正雄出席,表达对特展的支持。他对于当年景美至公馆段的瑠公圳,因地方选举,水圳被加盖道路,最后被认为是“水沟”,深感遗憾,希望历史错误不要再犯。

为增进民众对台北现存水圳设施的亲身体验,特展期间,文献会与七星农田水利会合办“游山玩水访古圳”户外导览,造访位在阳明山的坪顶新、旧圳及登峰圳,活动时间为七月二十六日及八月三日,有意者可向七星农田水利会洽询,电话2885-279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