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好评

伊川:是什么掘去了中华文明的根?

【大纪元8月3日讯】近日接到一位新近回国探亲归来的老友的电邮,里面有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回去一次,感慨良多。50多年,掘了文明的根,中国整个社会、民族都黑社会化流氓化了,文明的常识和底线没有了,这已经不是政治所能解决的。”口气相当悲观。

事实上,与北京官方宣传的那个“盛世繁荣”、“历史上的最好时期”等等流行大话相反,近期以来,你只要稍稍接触一些访华归来,对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发展有见识、有期待的中外人士,大家谈到中国大陆社会的当下现状,都是观感负面的多,摇头叹气的多,都有这样一个基本共识:在经济发展、国力大增的表面繁荣掩盖之下,就文化与文明的、道德与伦理的角度而言,当今中国大陆社会进入了一个低谷时期,黑暗时期,民族素质至为低下的时期,整个文明状态失了魂也失了根,已经“失魂落魄”了。

或问:是什么掘去了中华文明的根?是什么造成了中国大陆的“黑社会化和流氓化”?这当然是一个牵涉广泛的大问题。文明的根,也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构成它和支撑它的,无非是两个层面的东西:历史的、文化的渊源,以及现实的、社会的呈现。

在历史、文化的层面,中国民众面对的是一个价值混乱的烂摊子:从“五四”一直到“文革”都在“砸烂孔家店”,忠孝节义这些传统价值被统统踩进了泥沼;忽然之间,这边还在大轰大嗡的搞“三个代表”、“保先运动”,却又到处都在鼓吹祭孔、读经了,由官方出面在全球办“孔子学院”了。这是怎么回事儿?社会民众的心理完全缺乏一种逻辑性、合理化的精神通道,便只有把这一切价值──无论传统信仰或是“共产主义信仰”都虚无化,犬儒化,以至同样地消费化、商业化。

至于直接涉及到社会现实层面的价值话题,则无论是对“大革文化命”的文革浩劫、极左思潮的批判,对滥杀和平民众、迫害无辜的“六四事件”或“法轮功事件”的平反和反思,更不要说对当下各种官官相护、腐败弥天的社会黑暗的揭露,都成了社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敏感禁忌、动辄得咎的话题。可以想见,历史的、传统的价值支撑被虚无化了,现实的、当下的社会启示却是黑白颠倒、正不压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中华文明的根须、血脉究竟在哪里呢?怎么可能得以伸展、壮大呢?偌大的中国社会,又怎么不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黑社会化流氓化”呢?怎么可能不是幵车的闯红灯,走路的随地吐痰,做生意的卖毒食品和假劣用品,做父母的包二奶和养情夫,当学生的考试作弊作文剽窃假话连篇,当官的把国库当私库、公产变私产、国家工程变发家工程,以至把“礼义之邦”变得没有礼义,青山绿水的大好河山沉进了水污染、沙尘暴、天灾人祸等等等的乌烟瘴气之中呢!

不要以为这是作者的危言耸听。正如今天中国大陆表面的经济繁荣,其实像腐肉皮下掩盖的虫蛆一样,掩饰了众多文明失根、民族失魂的大问题;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当时的新加坡和南韩、台湾、香港一起,被誉为经济发展起飞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就曾经提出警告说:“如果伦理和道德价值的水准低落,新加坡就会日益走下坡。因此我们是否能维持稳定和保持优势,关键不在经济发展方面,而是在于社会的道德结构。”所以多年来,新加坡在维护和提高社会的道德伦理水准方面,做出了非常巨大而认真具体的努力,其中包括邀请哈佛大学杜威明教授协助新加坡重建儒学教育等等,同时也包括近年来的幵放言禁、报禁、党禁,逐渐推展民主政治的努力等等,使得新加坡无论在经济发展和社会道德水准上,多年来一直保持在亚洲领先的水准。

道德伦理的基石作用,对于一个国家的持续发展如此,对于个人的幸福何尚不是如此?19世纪苏格兰作家史迈尔斯(Samuel Smiles)在他《品格的力量》(Character)一书中说:“在人生的历程中,人们的幸福生活在很大的程度上,要依靠人们自身的努力,依靠自己的勤奋、自我修养、自我磨练和自制;但首先是依靠诚实、正直和不折不扣履行自己的职责。”今天,如何保住中华文明的根,维护整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和道德水准不要走下坡路,以至最后走向黑暗深渊,恐怕已经不能寄望于共产党,确实,只能期待于每一个中国人自身的“洁身自好”、“克己复礼”了!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