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千修车行老板谈经营之道

人气 19
标签:

【大纪元9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海岑美国华盛顿DC报导)在华府住久一点的华人可能都知道远千修车行,而知道远千老板的人却不多。远千老板,名朱天活,号远千。15年在华府经营四家“远千”修车行,二家餐馆。最近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有没有遇到很难度过的难关时?朱老板想了想说:“好像没有。在有些人看来的困难,我并不觉得难,就算是一个挑战吧”。朱老板认为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勤奋,不要放弃,抓住机会,保持心灵的平和。

创业之初定位高

91年朱老板初来美国,他很多朋友都是在餐馆打工,有的甚至做一辈子。别人劝他也去餐馆,他呆了一个月也没去。经过考虑,在他心里定下了走修车行这条道路。他很快找到了一份修车的工作。

第二年,他以五千美元的投资买下了第一家修车行。他的估量是,以他三千美元一个月的工资,五千美元他承受得起。因为有技术,做起来比较容易。他的创业就这样开始了。8年间先后在DC开了三家车行。

从一开始,他就把目光盯准了美国市场。他认为中国人在美国,毕竟属于少数民族,消费能力没法和美国市场比,他不愿意和其它中国同行去抢有限的华人生意,而是把眼光放远看。

朱老板的另一经营之道就是抓住商机,当机立断。他的第四家店是在马里兰,当时有人给他写信说卖车行,他去看了,理想的地点,铺面也不错,他认为会挣钱,他五分钟之内就拍板买下。果然,一两年后,不仅生意好,光地皮就飞涨。

创业后劲,勤奋好学
  
朱老板很勤奋。 别人工作八小时,他工作十四个小时。与众还不同的是,他是体力与脑力上同时努力。他非常好学,并且学以至用。朱先生从小就喜欢学东西。青年当兵,退伍后在市政府工作,在只有50多元工资的情况下,他花30多元一个月去学香港电子工程。随后又自考华南工学院。来到美国,计算机对他来说是全新的。他没有上过电脑班,于是他留心向会电脑的朋友学。一位朋友会编程,一位朋友会搞网络,他虚心向两位朋友请教,最后,两人的本事都被他学会了。现在他不仅会搞计算机软件,别人电脑坏了还找他修理呢。一次,他家餐馆的冰箱坏了,请了两批专业工人来,钱也没少花,竟然搞不定,他干脆自己上。经过细心研究,他自己修好了。

朱老板学英语的经历是我们很多来美没有英语基础的人可以借鉴的。当年来美国,他是边干活边学英语,甚至利用上班来回的路上学英语。他的经验是专学与自己行业有关的英语,今天学了,明天上班就用得上了,所以进步非常快。现在来美国的人有个误解,认为只有学好英语才能有发展,并且必须要去学校才能学好英语。其实仔细想想, 好些中国餐馆的老板甚至不懂英语,却一样挣钱。只要找到自己喜欢的行业,踏踏实实做下去,边做边学,边学边用,这样比较容易成功吧。条条道路都走得通,但你得去用心,去克服其中的困难,不轻言放弃,在他看来在美国是很容易成功的。
  
他的学习精神不只是表现在学技术,还表现在学别人的一切优点。他努力学习他身边所有人的优点,积所有人的优点于一身的他当然各方面表现都要比别人优秀,当然成功的机会就大。不失不得,多劳多得呀。

有一颗平静的心

与他聊天,你会体到他的平和与冷静,真的有遇事不惊之度。朱老板说这可能与他军人出身的经历有关,什么困难都遇到过,困难见得多了,学会了用平和冷静的心态去处理发生的事情,不要冲动。二年前他买下第一家餐馆“海记”,最初半年不见好,他没有急,而是冷静下来分析,改变餐馆风格,由以外买为主,改为以广东菜为特色的适合中国人口味的风格,生意日渐兴旺。客人甚至不远从马里兰来这里一品地道的广东口味。现在发现留不住美国客人,他与妻子又想着手从新装修店面,让西方人觉得更舒服。

谈到餐馆,他总是笑着说:我开餐馆的目的是为了办一个食堂,因为朋友家人很多,大家辛苦回家再做饭菜,太麻烦,所以他买下了离他家很近的一家越南餐馆。改名“海记”,每天与朋友们一起吃晚饭,结交朋友,又是放松,又是另一份工作,不可谓不乐也!在别人看来不易的事,其实如果你换一种方式去认识,心理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朱老板虽然觉得体力上辛苦一些,可是他的心态总是平稳的,能沉稳的处理所遇到的大小事。

识时务定位

当然,说到成功,每个人有不同的标准。但是首先得确定一个目标,然后朝着这个方向努力。随着世事变迁,不同时期目标也是不一样的。小时候,农村出身的他目标是到城市找一份工作。他通过当兵,退伍后就留在市政府工作,实现了他小时候的愿望。

那时正赶上改革开放,他的下一目标是发财致富。上班期间就开始做生意。生意做得也挺火。他觉得生来好像就是做生意的。然而六四事件让他意识到国内发展的不稳定,一下子,他很多生意都被切断了,而在政府工作过的他又深知政府的操作。这条路走不通了,没有保障。

也许是这种认识让他决定来美国。直到现在,他觉得这个方向是对的。 在美国你做多少有多少,只要你去做。如今,他在国内的朋友很多都当高官了,很多人劝他回国内投资,他说回去有什么用呢,国内的人脑子转得太快了,对我们久居海外的华人来讲,那里就是一个陷阱。多的先不讲,国内生意界的到处需要红包打点就让人受不了,谁知哪天把谁得罪了,进了监狱都不知为什么。他给我讲了我们华府有位非常有钱的中国人回去投资的事,那时他也有劝他别去,听不进,现在在国内打官司呢。

成功路上的另一经验就是学会自己与自己比,给自己信心,而不是总把眼光看着别人,永远也抬不起头来。

真诚待人

作为四家车行,二家餐馆的老板,管理可不是个小问题。特别是车行,经常是学会了技术就走人,在华人圈更是这样,所以像这种技术活大家宁愿带西班牙人甚至黑人也不愿带咱自己中国人。因为太聪明。在这点上,朱老板感到很欣慰,那就是跟着他的人没有离开的,有徒弟出去转了一圈又回来了。听起来容易,如果做到可一定是大有学问的。他说他是把心拿出来给人家而不求回报。而人非草木,岂会无情无义。换言之,人事复杂,找到这样的伙伴,谁会放弃。他没有说太多具体怎么做,但讲到保证工人安稳的生活,这样才有心思做下去。他甚至把股份分给他曾经的徒弟,让他们也成为公司的主人,他认为这些钱本来就是大家一起挣来的。

古话说:生财有道,回首朱老板给我们介绍的发财经,的确如此。朱老板说他现在的目标是有一个安稳的生活,当然也不会放弃发财的机会。我们就祝朱老板一切如意吧。@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钢琴独奏会 庆祝五月亚太节
美国首都庆祝法轮大法日 各族裔感恩师父
美国马里兰州各级政要褒奖庆贺“世界法轮大法日”
台美生技协会举办DC meetup活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