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史学者:历史课本意识形态要符台湾现实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2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翁翠萍台北二十九日电)高中历史课本大翻修,多位专长台湾史的历史学者今天表示,教科书本来就会不断再改写,而且所有历史在书写过程都有意识形态,重要的是台湾的历史教科书在编写时,意识形态要符合台湾社会现实,更要贴近学生成长经验的学习需求。

针对媒体报导高一下学期以中国史为主的新版历史教科书诸多争议,国立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所长陈芳明教授、政大台湾史研究所教授戴宝村、世新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历史教授李筱峰,分别从台湾历史角度提出以上分析。

陈芳明说,所有历史在编写过程都有意识形态,台湾的历史教科书应该要符合台湾现实,但过去太偏颇,对台湾学生的伤害很大,现在尝试改写,他觉得比较好。例如,国父是后来追加的称号,是以国民党为中心创造的历史观,改掉不是很大的问题,又如大陆是中国,中国本来就是加入联合国的国家,要不然它是什么?

他指出,教育要认清自己面对的现实是什么?而不是被架空、脱离现实;过去历史教科书内容不符台湾历史的现实。

有媒体报导审定委员有意识形态,陈芳明认为,提出质疑也是一种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没有对错,重要的是要照顾客观事实,与所谓统独没有关系,因为教科书本来就会不断改写,有一天统了或独了,也都会再改写。

戴宝村表示,历史教育一些改革也是台湾教育改革的一环,随着历史学术的发展,过去偏重政治历史与所谓伟人的历史,现在趋向逐渐重视社会、经济、一般人的庶民历史,和过去偏重帝王将相与政治伟人的历史观不同;他并指出,现在也比较重视学生学习历史要与成长经验贴近,比较重视本土历史、台湾史份量增加是自然的发展。

另外,戴宝村指出,历史教育改革也开始强调中性与多元叙述,这与人类历史文化发展多元有关,不定于一尊的历史观才可使学生有多元思考,以面对全球趋势,这些观点彰显在教科书内,也与过去党国思想、官方说法有所不同。

戴宝村说,面对改革,有人不愿深入了解,以带有自己政治意识的角度反应,指政党轮替后政治又凌驾一切,其实与历史学发展及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关,这样的历史教育改革比较合乎历史发展趋势与教育原理。

李筱峰则反问“为什么要反对愈改愈好的教科书”,他说台湾的历史教科书应该站在台湾主体的立场来写,如同各国历史课本都站在各自国家的历史立场来写,不应像过去把台湾当做中国边陲的立场来谈,报导指控教科书审查有意识形态,其实是媒体自己有意识形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