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电:石油连涨 亚洲动荡 世界政局变

标签:

【大纪元11月9日讯】(大纪元记者田清综合编译) 随着油价即将突破每桶100美元,而8年前的油价是每桶16美元。全世界的政客都要努力思考石油涨价后带来的国内经济政治变化,及国际上各国力量平衡的战略对策。

高油价影响世界政局

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七日发表专文表示,石油涨价后最大的单一影响很明显,那就是石油生产国将更富裕、更有权力。最大的石油消费者——美国、中国和欧盟则越来越不安。同时,针对伊拉克、伊朗、中共的外交政策和俄罗斯重新崛起等最棘手也最危险问题的处理也可能有一些变化。

统计数字显示﹕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rganis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2006年的石油收入是6500亿美元,远高于1998年的1100亿。同期间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收入也升为4倍。

拉赫曼指出,油价上涨对产油国经济的影响相当引人注目。如果产油国有个坏政府而石油又能赚钱的时候,独裁政权在国内就轻松了,对国外也就更独断。例如,委内瑞拉的恰维斯和伊朗的内贾德将有更多的钱可以挥霍,而伊朗将有更多的资金进行核武计划。

拥有油田的专制政府可能找到石油消费强国的保护。例如,中共就更不可能支持对缅甸和苏丹政府的制裁。

高油价也对美国面临的两个最吊诡的外交政策–伊拉克和伊朗–有直接的影响、俄罗斯政府也会发现它更容易对一些国际问题– 从科索沃到美国在欧洲的飞弹防御计划采取强硬立场。

拉赫曼指出,油价变贵对3年内将成为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的中国也有很大的影响。寻找石油已经导致中共与苏丹、查德和辛巴威等非洲政府的一系列交易。乌干达和刚果共和国之间的新油田也将激起北京的兴趣。

另外,石油进口商对“替代性”能源的兴趣将会升高。美国对生化燃料的喜好也可能会加强。

高油价影响国内经济生态

纽约时报7日报导,在中国南部,高油价迫使卡车司机王培(Wang Pui,音译)几天前排了90分钟的队等待加油,不过却被告之只能加25加仑,因为中国正面临汽油和柴油的短缺。

高油价的基本公式仍然适用:出口石油者享受意外之财,进口石油者负担加重。不过一些意料之外的国家也从高油价和高成本中得到利益。

拿德国来说,虽然石油全数仰赖进口,却因为与俄罗斯和中东的贸易成长而繁荣,因为俄罗斯和中东更有钱购买德国产品。 2001年到2006年德国对俄罗斯的出口增加128%,对美国出口只成长15%。

在许多拥有石油的贫穷国家,这些石油收入被贪污。在追踪贪污并对各国的清廉与贪腐进行排名的“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组织2007年的指标中,委内瑞拉在179个国家中排名162,石油丰富的尼加拉瓜和安哥拉的贪腐更严重。

即使在加拿大这样的已开发国家,油价上涨也可能导致混乱。劳工涌入北部亚伯达省(Alberta)产油的地区,已经造成邻近开始建设2010年冬季奥运的英属哥伦比亚省的劳工短缺。

另外一些产油的已开发国家面临的问题非常良性。对这些国家而言,最燃眉之急是怎样处里这些石油获利。世界第十大石油国挪威,今年已经将幼儿园的支出从27.5亿美元增加到33亿美元,。

高油价使亚洲政治动荡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日报导,中国上周宣布调高燃料价格激怒了最贫穷的老百姓。燃料价格上涨已经激起亚洲部分国家的动荡。

牛市的石油市场对贫穷的亚洲家庭是个沉重的负担。现在,亚洲政府开始感受到对政治敏感的燃料价格做补贴的压力。

中国调高了柴油和汽油价格将近10%。在亚洲,调高油价可能成为危险的政治举动。最近缅甸的抗议是在柴油价格一夜间加倍后发生。

亚洲需求增高带动油价上涨

矛盾的是,分析师认为,由中国和印度快速成长带领的亚洲地区最应该承担油价涨到今天这样一个程度的责任。

新加坡行动经济(Action Economics)机构的区域经济学家柯汉(David Cohen)认为,“对石油需求的增加很大来自于亚洲,特别是中国和印度… 他们应该会继续占全球需求成长一个很大的比例,就像他们占经济成长比例一样。”“虽然美国还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亚洲对出口导向制造业的依赖代表着其每单位GDP使用的石油高于以服务业为导向的美国。”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中国目前每天消费760万桶石油,占世界产出的9%,中国10年前的每日消费不到400万桶。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石油股价多少现实﹖多少投机﹖
分析家:美若进攻伊朗恐将后患无穷
世界能源报告:石油供应将增 价格居高不下
地产股领军 恒指反复升270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