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方法

激励孩子快乐学习(5)拓展成功视野

拓展自己与孩子的成功视野

另一个能有建立孩子生活中更多成功经验的方法,就是扩大对成功的定义。在我与学生相处的经验中,我发现许多学生都是因为对成功抱持过于狭隘的定义,以及自认怎么样才算是成功,反而自绝于成功之外。这对他们的学习动机造成很致命的伤害。当学生自认毫无成功机会时自然会更懒得尝试。而增强学习动机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至少要有一些成功的机会。

广阔的成功视野,是指一个人以有所进步、发展技巧、熟练、学习新知、了解新事物、解决问题、以及最重要的,表现个人最佳成绩来定义成功。这种全方位的成功是任何一个学生都能达到的。当成功看来并非可望而不可及时,学生会有动机去努力达成目标。当然,拿到最高分也是一种成功,但有太多学生只用这个角度来定义成功了。当学生以如此狭隘的眼光来看待成功时—事实上有许多学生如此—通常只会很快让自己与成功无缘。

为什么学生会抱持如此狭隘、如此容易让自己被击败的观点来看待成功呢?因为他们只看到出现在媒体上那些顶尖人物的成就,是如何吸引了众人目光,接受大家的恭维。每年到了年终,他们只爱看那五十个成绩最好的学生笑得十分开怀的模样登在报纸头版的照片。他们始终定睛于讲台上那个最优秀的学生,而对其它那些今年有最佳表现的学生则是视若无睹。

学生被这样的资讯给洗脑了。他们以为只有成为人上人、成为全班第一名、打败其它人、比其它人懂得多、或是表现得最棒才算是成功。当他们用这种角度看待成功,通常很快便会沦为一个“失败者”—-再也没有比这个字更恰当的形容了。因为,永远只有少数几个人能成为顶尖人物。他们将因见识浅短而很快地自绝于成功之外,几乎注定与成功无缘。

我们对成功的看法,应该是能增加成功的机会,但这种看法并不是那么地唾手可得,或是无法让孩子竭尽全力去获取成功。研究显示,挑战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然而这种挑战并不致于困难到无法克服,让孩子连试都不愿意试。正如我在讨论切割法时所提到的,我们不是要制造另一座高山让孩子去爬,或者得推着孩子拼命往前走。成功有许多的标准,像是:

●表现个人最佳成绩

●比上次表现得更好

●发展与使用新技巧

●学习新事物

●熟练地应付困难

●解决问题

●了解新知

●比以前更努力

有多少学生会肯定自己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呢?显然不多。通常能肯定自己上述表现的学生有比较强烈的学习动机,比较爱上学念书,也比较有自信。这是因为他们对成功有较为开阔的思考,也做得到,最后更常尝到成功的果实。这些成功的经验会促使他们愿意花力气念书,对学习更有兴趣,而且也更乐观。

不过最重要的是,我不曾发现学生完全无法做到上述几点。任何一个学生都有可能进步,发展新技能、了解新事物、达到个人最佳成绩。因此,任何学生都有可能成功。我的意思并不是要让学生觉得成功很容易,事实上成功一点也不简单。但若是从学习动机的角度而言,仍有其可能性。

有很多父母、学生及老师都很担心这种说法,因为这种说法并不重视分数,而他们认为若是学生不重视分数,就不会有学习动机。事实上这种说法并不正确。根据我个人及其它人的研究发现,若只把焦点放在分数,反而会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无法专心于手边的课业。当他们越在意分数、或是越把焦点放在别人怎么看他们时,就越无法在考试时回答适当的答案。尤有甚者,当学生越把焦点放在分数,以及回答会获得什么样的评价时,他们会变得越来越焦虑,反而无法对问题做出适当的回应。

反之,若是学生将焦点放在表现发个人最佳成绩、解决问题、或发展新技巧,反而能得到更好的成绩。因为他们把注意力与精力都集中在如何应付困难了。以下这个事实应该不会让你太惊讶:若是学生把焦点集中在手边正在进行的课业,把它做得很好,经过深思熟虑后好好回答问题,可能会表现得更棒。很讽刺的是,若是孩子越不把焦点放在分数上面,成绩反而可能会更好!

保罗的故事

保罗的成绩总是低空飞过,但他的实力显然不止于此。他并不悲观,但的确没什么自信,而且不相信自己能表现得更好。基本上,他的自信心不至于跌到谷底,但并无法激发他发挥应有的实力。父母对保罗的表现感到很失望,因此保罗的自信心也为之大受影响。他从不认真做功课或考试,表现也都只是平平而已。

保罗读高二那年,学校开了进阶班的地理课。地理是保罗最喜欢的科目,对他来说,为了进进阶般而多花点时间念地理,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不幸的是,他的地理成绩并没有很快进步到能进入进阶班。虽然保罗非常失望,但他马上决定一定要努力进入进阶班。他的第一个机会,就是即将来临的一次考试。他生平第一次跑去问老师该如何准备考试题目,认真聆听老师每一堂课的授课内容,勤作笔记,甚至在考试前还模拟试题作答。但在做了这么多努力后,他还是没把握是否准备充分,不过至少他给了自己打从进高中以来,最好的一次成功的机会。后来他的考试成绩还算可以,虽然不是特别好,但比以前要好多了,也让他离进阶班更近了一点了。这次小小的进步,让他更有信心面对下次的地理评估测验。

评估测验是要交一篇报告。保罗再向老师请教自己该做些什么,以及可以到图书馆借什么参考书来看。保罗老师非常乐意在学生正式交报告前,替他们看看初稿写得如何,而保罗也充分利用了这个机会。如此一来,他知道自己报告里陈述的论点并不平衡,最后也没有根据报告中的观念做出结论,而且还重复使用了同样的字眼。他重新修正了初稿,再把报告交了出去,得到了很好的成绩。这无疑又让他距离进阶班更近了一步。

最后保罗终于进入了进阶班。若是他不懂怎么把课业切割成许多小部分,每次只完成一个部分,并视完成每一部分就是一次成功,充分把握最好机会的话,是不可能进入进阶班的。不久前,保罗对成功的定义与态度是与他人互相竞争,然而开窍了之后,他在各方面都变得更有自信,所以表现就更好了。最重要的是,保罗一开始并不是那么有自信,可是当他有过几次小小的成功经验后,让他更有信心能面对下一回合的挑战。透过良好的表现,保罗逐渐建立起自信心,让他进入成功的循环中,这不只激发了他的学习动机,也让他在面对偶尔出现的自我怀疑及压力时,也能表现出学习弹性。

在此我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观点不是在替平庸之才找借口。因为就算是对优秀的学生及经常鼓励孩子的父母,我也是这么建议的。不要一心想着成为全班第一名,并不意味着不要求孩子表现出最好的一面。无论如何,让孩子表现出个人最佳成绩、而不是一味地跟别人比较,才是最重要的。我希望孩子能发挥最大的潜力,这跟要求他们成为“班上最好”是很不同的。当优异与否是以个人的能力为评估标准、而不是与其它学生比较时,成功将会变得唾手可得。当成功变成唾手可得之物时,学生会更有学习动机以获致成功。

在结束如何建立孩子成功经验这个议题之前,我想再次强调的是,成功经验能在生活中建立孩子强而有力的自信基础。若是生活中没有成功经验(不论是多么微小的成功),就会越来越难改变孩子的负面思考。切割法及拓展成功视野,是两帖非常有效帮助孩子迈向成功的良方。

摘自:《激励孩子快乐学习》 新手父母出版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