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核能邀合作 左俄右美两逢源

标签:

【大纪元2月1日讯】(亚洲时报Sudha Ramachandran撰文)班加罗尔 — 1月2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印度展开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是他2000年上任以来第四次访问印度,双方签署9项合作协定。这一切都说明,尽管新德里与华盛顿关系近期大幅升温,印度却并未因此冷淡老朋友莫斯科。

此次签署的九项协定,涵盖了能源、太空、商业、文化等各个领域。防务是两国多年战略关系的核心,而确保能源安全,则新近跃升成为重中之重。

两国签署了民用核合作备忘录,当中俄罗斯承诺在印度南部泰米尔纳都邦的库丹库拉姆(Kudankulam),为印方新建4座轻水核反应炉,并答应在其他地点再建核反应炉。在库丹库拉姆,俄罗斯之前援建的两座核反应炉仍在施工当中,并有望在年内投入运营。

印俄达成这一协议,亦正值新德里与华盛顿就民用核合作的细节展开谈判,讨论如何修改“核供应国集团”(NSG)规则,以便允许成员国向印度出口核技术和设备。

俄罗斯要实现上述承诺有个前提,那就是核供应国集团取消对印度的限制。俄印双方也均强调,在民用核能源方面的合作,将视乎“各自的国际承诺”而定。俄罗斯是核供应国集团成员,因而还无法与印度(非成员国)进行核贸易,除非规则得到修改。

俄罗斯未待核供应国集团向印度开绿灯,就率先与印度签署合作备忘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印度第三大英文报纸《印度教徒报》在社论中写道:“莫斯科的立场将有助新德里,挫败核供应国反对修改规则的任何企图。”

印俄关系除了在叶利钦执掌俄罗斯时期,曾遭遇寒流外,一直如鱼得水。长期以来,印度把俄罗斯当作值得信赖的患难之交:在联合国安理会,俄罗斯在喀什米尔问题上给予了印度不懈的支持;也正是俄罗斯持久的援助,为印度的重工业和军事力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几年,印美关系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两国从前结下的梁子还未被人淡忘。1960年代末,美国总统詹森要求印度采纳华府的政策后,才答应向其提供粮食援助;尼克松在1971年甚至向孟加拉湾派出了“企业号”航母,以示对巴基斯坦的支持。很多印度人还记得,当新德里1974年在博克拉进行核试后,美国撤销了向塔拉坡核反应炉提供燃料的承诺。

印俄最近签署的核合作备忘录,不应被视为俄罗斯对印美核协议的最新回应。早在 2000年,俄罗斯已同意在库丹库拉姆建设六座核反应炉。法国也对印度的民用核市场垂涎三尺。不过,由于受核供应国集团的规则制约,俄法两国都未能采取实质性的行动。在印美两国2005年达成民用核合作协议后,修改核供应国集团在民用核合作方面的规则,才进一步被提上日程。一旦新规则得以通过,印度的 “核”大门将向多个国家敞开。

俄罗斯赶在规则修改前与印度达成合作备忘录,令美国非常不悦。华盛顿认为,这是莫斯科先发制人,企图独占印度的核 “蛋糕”。不过,赞同印美核协议的战略分析家默汗(Raja Mohan)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莫斯科的举动不过是“对美印核合作的锦上添花”。他认为,“华府努力为印度扫清各种政治障碍,新德里没理由会忘恩负义。”

在阐述与俄罗斯的民用核合作备忘录时,印方官员显得非常谨慎。他们称,这是莫斯科在核供应国集团修改规则前,向新德里投出的信任票。印度外交部一名官员说:“这只是俄罗斯向我们发出的支援信号。”在俄罗斯的支持下,印度政府在回应国内左派批评印美核协议时,底气就更足了。

除了民用核合作外,印度还与俄罗斯达成了能源安全合作协议。俄罗斯石油公司(Roseneft)与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的子公司Videsh签署谅解备忘录,不但涉及了位于两国的原油开采专案,也包括了在第三国的能源项目。Videsh已持有俄罗斯的“萨哈林-1”专案的20%股份;莫斯科希望印度在此之外,还能注资“萨哈林-3号”专案,并支持西伯利亚的万科尔(Vankor)油气田发展。

印俄向来紧密的国防合作关系,这次也跨上了新台阶。多年来,俄罗斯一直是印度的头号武器供应商。近几年,由于国防官员对俄制武器品质和武器及零配件供应滞后颇有微辞,印度开始向以色列、法国和美国寻求帮助,以满足国防需求。因此,这几国在印度国防市场的份额也呈迅速扩大之势。

借普京访问之机,两国达成了合作协议,研发具有隐形功能的“苏霍伊”(Sukhoi,港译“苏凯”)第五代战斗机。这种称作PAK-FA的战斗机,被认为是美国F-35“闪电II”联合攻击机的强大对手。这专案据说将是印俄军事合作以来,耗资最大的项目,连印俄目前正在进行的布拉莫斯(Brahmos)导弹项目也为之逊色。

与此同时,印度还与俄罗斯签署了联合研制100座位多用途运输机的协定,并获得了在纳西克(Nasik)生产米格-29战机引擎的授权。这种引擎名为RD- 33,其开发将加快印度军事设备国产化的进程。生产这款引擎需要先进的技术,而这已引起美国情报研究机构Stratfor的注意。Stratfor评论道:

“向量推进技术,即调整飞机引擎的推力角度,从而增加飞机可操控性的技术,是顶尖的军事技术中之一。作为首个掌握这一技术的国家,俄罗斯已把它应用在向印度出口的苏-30战机上。该战机使用的向量推进引擎,可作单轴或上下调整,使战机在空中更灵活。在美国空军中,仅有F -22Raptor的引擎使用了这一技术,且只能作上下调整。而RD-33引擎能朝各个方向推进调整,更增加了战机在空中的机动性。”

而这就是印度即将掌握的军事技术。引擎设计的问题,曾困扰了印度轻型战斗机专案多年,生产RD-33引擎所提供的经验,将有助印度找到问题的症结。

Stratfor 评论说:“虽然距离完全自主开发还相去甚远,但透过在本土设立生产基地,印度军工产业将变得更独立。印度向来寻求国防产品的多管道供应,以免因供应商产品短缺或遭受制裁而断炊。此次与俄进行战机研发,无疑帮助印度朝减少对外依赖迈出一大步。”

虽然印俄对在能源和防务方面的合作表示满意,但双边贸易仍然差强人意,两国去年的贸易总额仅为38亿美元。为此,印俄设立了双边贸易额2010年达到100亿美元的发展目标。不过,要想两国贸易在未来3年保持30%的年增幅,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普京这次访印证明了,印美关系的升温并不是以印俄关系为代价。对印度来讲,外交政策的方向,并不是在俄罗斯与美国中二选一,而是要左右逢源。要成为全球经济强国,印度需要与美国理顺关系,但它又无法放弃俄罗斯这个值得信赖的伙伴。就像走钢线一样,印度必须维持两端的平衡。

过去印度对美国在印巴之间游离的政策非常不满,如今恐怕轮到美国抱怨新德里喜新不厌旧了。(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印美就核能合作协议开始谈判
亚洲国家大幅扩建核电厂
美印关系密切 针对中国崛起?
不结盟国家组织十一日起在哈瓦那召开会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