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生命力】在祖灵土地上站起来—南岛采集馆蕴含大自然能量

每天清早,达鲁玛克部落的耆老带领年轻人上山采集野菜,傍晚时分,部落妇女将一篓篓山林守护神赐予的野菜做成各种料理。野菜采集这项绿色产业,让原住民子孙安身立命,让部落文化自然承传。
文/龙芳 图片提供/南岛采集馆
font print 人气: 16
【字号】    
   标签: tags:

座落于台东绿色隧道北侧出口的南岛采集馆,将原住民流传了数千年的野菜文化智慧,发展成让原住民子孙可以安身立命的绿色产业,也为现代社会竖立了一个健康、良心的典范;在这儿,不仅可以吃到生长在海拔一千多公尺的新鲜野菜所做成的水饺,还可以领略达鲁玛克部落有趣的传统文化。

座落于台东绿色隧道北侧出口的南岛采集馆,将原住民流传了数千年的野菜文化智慧,发展成让原住民子孙可以安身立命的绿色产业。

寻找人与自然共存的方式

成立于2005年5月的南岛采集馆,是在台东大学自然科学教育系教授刘烱锡的策划下创办。出生于嘉义农家的刘烱锡,关怀生态环保议题20多年,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但却一直在破坏生态和自然环境,因此一直在思考寻找人和大自然共存的方式。

1994年刘烱锡到台东任教,看到在现代社会冲击之下,台东原住民年轻人口外流严重,但老年人却因为拥有大自然提供的野菜,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给自足;他同时也发现,原住民对土地的轮耕、珍惜和保护的利用方式,与自己成长环境中看到的台湾农民大不相同。

刘烱锡因此想到,如果能帮助原住民利用自然资源并结合保育观念来发展属于原住民自己的经济,一方面让原住民的产业能永续生存,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年轻人愿意留乡发展,岂不一举两得,于是他开始朝此目标规划及努力。

陪伴原住民发扬祖传文化

2001年南岛社区大学成立,刘烱锡主动出击,为社区量身订做,开设各种社区居民需要的课程,并以“让小而美的部落氏族文化活起来”为宗旨,鼓励原住民珍惜自己的价值,并运用在地思考、在地行动,以永续发展为主轴,去挖掘、传承、发扬原住民的祖传文化。

另一方面,南岛社区大学也陪伴社区从事社区营造工作,2005年获得劳委会补助“在祖灵土地上站起来——原住民永续利用传统领域自然资源”经济型多元就业计划,开始陪伴社区发展生态产业,达鲁玛克部落便是第一个被陪伴发展生态产业的社区。

野菜采集让部落文化生根发芽

2005年5月,“南岛采集馆”应运而生,晋用第一波劳委会多元就业人员,开始雇用达鲁玛克部落居民,采集野菜。刘烱锡帮助原住民在自己土地上,将文化与产业结合永续发展的构想及蓝图,就这样走出一条路来。

每天一大清早,达鲁玛克部落的头目、耆老会带领年轻人来到中、高海拔的云雾带原始林,开始采集野菜,并在采集过程中,将部落传统文化教给年轻人。每天傍晚,当一篓篓山林守护神赐予的野菜被扛回来时,部落妇女会将其做成野菜水饺、野菜川烫自助餐、以及各种野菜料理,供应来访的消费者。

野菜采集,不但提供逹鲁玛克部落居民在地就业,并为部落累积公共基金,同时让长老把部落文化传承给青壮年人,达到文化重建、从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意义。

南岛采集馆成立宗旨为陪伴原住民部落将野菜文化发展成绿色文化产业。

永续经营重建部落信心

南岛采集馆目前共有1名经理和18名达鲁玛克部落及其他原住民族群的工作伙伴,其中今年27岁的唐志辉,原本在西部制造脚踏车零件的工厂上班,收入不错,但危险性高;后来亲身经历工厂发生的爆炸,虽然很幸运只受轻伤,但也使他从新思考自己的未来。

决心回到部落后,唐志辉便进入“南岛采集馆”担任解说员,从小没有学过母语的他,可以重新学习到自己的文化,有回家的感觉,每天都觉得很快乐。

唐志辉知道继续努力,部落就会有希望,这种寻根的动力,和以前在工厂上班时没有未来的感觉完全不同。达鲁玛克的年轻人,就这样逐渐衔接上断层许久的野菜文化,也能虔诚看待大自然的美丽传统。

南岛采集馆不但走出原住民产业结合文化的创新之路,其中更承载着达鲁玛克居民重建部落的无限期待,由于劳委会经济型多元就业计划补助只有三年,如今已迈入第二年,这项产业与文化结合、独立生根的大梦,还有待消费者的支持,才能真正美梦成真。

*****

达鲁玛克部落的古今传奇

位于台东县卑南乡东兴村的达鲁玛克(Taromaq)部落,是个有千年历史的古老部落,也有人说它是中央山脉唯一的鲁凯族部落。它的传统领域有两万多公顷,肯杜尔山是他们的圣山;相传大洪水时代,祖先们纷纷爬上圣山,等洪水逐渐退去后,几经迁移,最后在达鲁玛克落脚,建立部落。

17世纪初,部落妇女去挑水,发现水源地有嘴巴会冒烟(抽烟)的红发人(荷兰人)入侵,部落英勇的libalibi、otonga两兄弟带领部落年轻人歼灭荷兰人,保住了家园。三百多年来,尽管外界改朝换代、战祸频仍,达鲁玛克部落却能一直免于外来政权的统治,维持自治自主的局面,并从欧亚大陆的天花、麻疹、霍乱、疟疾等传染病中逃过灭族劫难,持续以自己美丽的文化过着遗世独立的生活。

1920年代,日本统治台湾,达鲁玛克部落与日本人缠斗了很久,最后被迫迁下山。族人说:“我们从山区迁到平地,祖灵土地沦陷、巨木一棵棵倒下,接着水土灾害连连;1969年中秋夜的大火,又几乎烧毁全村,死亡三十多人,很多人流落他乡,到都市讨生活,从此成为都市边缘人。”

失去了千百年来赖以生活的空间,加上部落人口严重外移、文化严重流失,族人说:“部落要重新站起来,最好的途径,不是做什么工程设施,而是帮助我们重返旧部落,因为那儿早有智慧的祖先,替我们想好了要如何与大自然共存。”

虽然走过分崩瓦解的历程,达鲁玛克部落却一直维持着积极、团结的精神,族人说,在传统领域永续采集野菜的计划,正是我们在祖灵土地再站起来的契机。期待taromaq的文化能像野菜一样,从根发芽、生生不息,传承、创新,再走千百年。

*****

山神种的野菜 美味愉悦又健康

原住民不种菜,达鲁玛克族人说:“野菜都是在我们传统领域采集来的,是山林守护神最天然最健康的食物。我们吃这些菜就像山羌、水鹿一样,没有破坏森林、没有农药和肥料,所以比有机蔬菜更安全、更环保。”而人类本来就跟世间万物一样,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为何要舍近求远,创造出那么多的文明,来拒绝吃山神早已为我们准备好的食物呢?

达鲁玛克人认为山林守护神种的菜最好吃。

刘炯锡也表示,长在野地里的野菜,根本不需要栽种,不但不含农药,而且千百年来经过原住民祖先尝遍百草后流传下来,也保证无毒,比有机栽培和自然农法栽种出来的蔬菜更健康。原住民吃菜不种菜的采集文化,保证生产过程无污染,与自然共存,加上台东大学一直在做生态监测,也不会过量采集。

南岛采集馆采集的野菜,大多都是生长在海拔一千多公尺云雾带天然森林潮湿底层的植物,含有丰富的叶绿素,纤维较粗,所以普遍可以清理肠道。目前精选出keker(糯米团)与shuyila(长梗盘花麻),加上有机面皮、台东健康猪肉,以及姜、酱油、盐等有机食材,做出高纤、可口、清新、散发特殊香味的野菜水饺。

南岛采集馆内展售各种有机农产品。(记者龙芳/摄影)

馆内可以尝到各种野菜做成的食物风味绝佳。(记者龙芳/摄影)

南岛采集馆的天然野菜水饺。

生长在中高海拔的长梗盘花麻,不但可做成的“水啦水饺”,汆烫时比地瓜叶还好吃。

糯米团(keker)以其花序像虫聚集生长而得名,生长在一千多公尺的原始雾林带,用来做野菜水饺,清新可口、散发特殊香味。

来到南岛采集馆,会听到moadringadringayso,这是Taromaq人的问候语,意思是好吃、健康,达鲁玛克居民认为好吃的东西一定要分享给大家;除了野菜水饺,在馆内还可以边吃边领略达鲁玛克部落有趣的野菜文化。例如:

大叶楠:果实晒干后磨成粉,便是家家户户的调味圣品,因此被称为“鲁凯味精”,将它洒在烤过的猪肉上,风味绝佳。

山猪肉:好有趣的名字,其实是春天冒出来的嫩叶,煮树豆最好吃,但相传吃了容易打瞌睡,要吃第二次才可以把瞌睡虫赶跑,所以达鲁玛克居民提醒游客吃的时候,可不要一次吃完。它还可以解毒、清热、消炎。

长叶肾蕨:是招牌菜,也是上等蕨类,经过川烫,沾酱,口感清脆,吃过的人都说比山苏还好吃。

亲自上山采野菜、体验部落文化、用清澈的桑树溪溪水,把爱玉子洗成果冻,这些能让都市人走进山林、抛开烦嚣的心灵飨宴,在南岛采集馆都可享受到,还可顺便支持达鲁玛克居民跨出经营绿色产业、永续发展的第一步。也许我们可以一起行动,一起祝福肯杜尔山下的百合花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南岛采集馆的野生爱玉子。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