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出售爵位丑闻 布莱尔已难名留青史

标签:

【大纪元2月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贞贞伦敦特稿)英国工党涉嫌接受富商政治贷款,以提供爵位回赠的丑闻案在政坛卷起狂风巨浪,首相布莱尔二度被警方约谈,不仅个人名誉扫地,也危及五月工党在地方选举的选情。尽管要求布莱尔下台的声浪加剧,但他坚持不愿提前交棒,这位走在钢索上的领导人,已难为执政生涯划下圆满句点。

布莱尔最被工党称道的政治成就之一,就是他连续三次在大选中带领工党获胜,但执政近十年来,布莱尔人气已去,多项改革千疮百孔,何时去职的戏码歹戏拖棚,不仅令准备继位的财政大臣布朗隐忍难耐,保守党党魁卡麦隆甚至在国会殿堂羞辱他,认清自己领导权已萎缩,主政之日“来日无多”的事实,为国家利益应尽早下台。

二零零零年英国国会为有效管理各政党在选举期间的经费支出及接受政治贷款,通过“2000年政党、选举及公投法案(Political Parties, Elections andReferendums Act 2000简称PPERA)”,立场独立的选举委员会同年成立,成立宗旨在提高英国民众对民主过程的信心,同时积极投入参与选举。

二零零五年大选期间,财务困窘的工党涉嫌秘密接受多位富商共一千四十万英镑(约新台币九亿一千万元)的政治贷款,并由布莱尔的募款大将李威勋爵统筹运作,为捐款人争取爵位提名,不料爵位审核小组未通过,出售爵位的丑闻曝光,并遭苏格兰国家党(ScottishNationalist Party)国会议员麦克尼尔Angus MacNeil检举,二零零六年三月由伦敦警察局副局长叶茨组成调查小组侦办本案。

本案调查十个多月来,布莱尔的亲信包括李威、重要助理特纳被逮捕侦讯,他们除了涉嫌出售爵位,并被怀疑湮灭证据影响调查工作,首相府另一名政治秘书麦克特纳也被讯问,案情随时向上发展,首相府幕僚长鲍尔可能是下一波被约谈的对象。

布莱尔去年十二月在首相府第一次以证人身份接受警方约谈,成为英国史上第一位因为犯罪案件被约谈的现任首相,今年二月一日在消息封锁多日后,首相府对外公布元月二十六日布莱尔二度因爵位案接受警方约谈,引起各界哗然。

二月二日上午,布莱尔参加英国广播公司第四广播电台知名新闻节目“今日”现场访问,原本计划要谈他的医疗改革计划与成果,但访谈焦点全放在出售爵位丑闻案,他坚定表示绝对不会因为此案提前下台,他个人并不因为被约谈感到“颜面无光”,也不会要求社会大众给予他信任,待警方的调查工作结束,他将会公开对此事发表看法,相信司法能证明他的清白。

布莱尔多次以“壮志未酬”为由,不愿轻易言退,他迟迟不公布具体的卸任时间,已造成政府运作面临瘫痪,媒体长时间大篇幅对爵位丑闻案的负面报导,重挫工党的印象,打击政府与党员的士气,更严重的是,背叛在大选中投票支持的选民们的托付。

工党前党魁金诺克认为,出售爵位案损害英国政治的民主程序,震惊那些深信政府操守的民众,这个伤害工党得花上很长的时间才可能修复。

工党主席、同时也是布莱尔密友的布利尔斯坦言,“当这样的事持续进行数个月,它的确造成腐蚀性的伤害”;而有意争取下届副首相职务的宪政事务大臣哈曼也表示,选民对工党的信任因爵位案被侵蚀。

英国媒体以导致前美国总统尼克森下台的“水门案”,形容工党的出售爵位丑闻,暗指唐宁街企图掩盖事实真相,布莱尔能否在这场政治风暴全身而退,仍在未定之天,可以确定的是,他企图为个人写下执政光荣完结篇的美梦已经破灭,如何不成为工党下届大选败选的罪人,布莱尔应该仔细思量。

相关新闻
印度宝莱坞女星谢蒂获邀晋见英女王与首相
布莱尔募款大将  二度因爵位丑闻被警方逮捕
亲信再度因献金丑闻案被捕 英相避而不谈
英保守党党魁吁布莱尔 为国利益应速下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