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山:东南亚这个花园并不平静

臧 山

标签:

【大纪元3月15日讯】谈到东南亚,令人联想起星马泰、阳光沙滩和其他的特色旅游。其实不仅是华人圈子如此,对东亚韩日等国,甚至远在欧美澳等地的民众而言,东南亚也都是一个旅游胜地,便宜的物价、完善的设施以及殷勤好客的人民,使得这个地区几乎成为全世界的一个平静后花园。

上世纪90年代,“亚洲趋势”、“亚洲世纪”之说不绝于耳,其所言者包括了东南亚在内的东亚地区,除了四小龙之外,亚洲四小虎都在东南亚,大有集体崛起的势头。然而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这个势头嘎然而止。

东南亚区域,可以说是世界上问题最复杂,却又牵涉利益最大的地区之一。人口约5亿多的东盟十国中,交杂着多种种族、宗教和文明传统。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回教国家,菲律宾却是天主教、基督教的天下,泰缅是佛教国,越柬寮是共产党的专制,新加坡则号称儒家法治。从大的种族来说,该地区主要有马来人和蒙古种人,而经济却由华人主导。历史渊源上,马来亚和缅甸曾是英人殖民地,印度尼西亚曾是荷兰殖民地,菲律宾曾由美国管制,而印度支那是法国殖民地。二战期间,日本侵入这一地区,和许多国家土着民族有良好关系。二战之后,苏联和中国支持的越共曾经对这一地区构成很大威胁,遂形成由美国背后支持的半军事联盟性质的东盟组织。

上世纪80年之前,东南亚多国有共产党武装游击队活动,大部分由中国共产党支持。80年代末,在中共的默许下,泰马边境的马共和政府妥协,但在缅甸和菲律宾的共党游击队,仍然以自立为王的方式拥有武装。

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军事存在逐步撤出,成为一个强权空缺的半真空状况。美澳日中印(度)多强环伺,又各有各的手段和战略目标。

这一地区且是战略重地。东亚国家所需要的资源,大多从印度洋穿越马六甲进入南中国海而抵达东亚,被日本(和韩国)称为生命线。更有甚者,南中国海可能蕴藏着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田,而该海域主权不明,有6个国家自称拥有全部或者部分权利。
区内国家多属半民主国家,政府效率不高,腐败盛行,人民教育水平有限,原来出口导向的经济受到来自中国的压力,外来投资资本同样被中国、俄罗斯和印度这样的单一性大国吸引,经济发展后继难续。

类似的情景,中东出现过,巴尔干出现过,那都是(或曾经是)世界最著名的冲突热点。在遇挫时抱怨和诉诸外因是人类无法摆脱的弱点,种族主义、国家主义以及极端宗教狂热,都是这种弱点的反应模式。

事实上,美国某智库曾经把南中国海列为世界六大冲突热点之一。而随着亚洲地区经济规模的扩张和石油需求的增加,以及,当地经济受到其他地区的挤压而受到挫折,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和规模也就越高。

东南亚地区的问题错综复杂,所在国人民和政府是否有足够的智慧和容量,避免各类不同的冲突升级,是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对我们局外人来说,则应该清楚明了,东南亚并不必然是一个平静花园。

—-转载《新纪元周刊》第9期(2007.03.07-13)(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东南亚各国外长讨论东盟宪章细部内容
加强区域合作  中国建国际大通道
博爱特区    宝藏传闻多
刘德华“门徒”不惜扮老 港媒赞演技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