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合山墓园华人纪念碑揭幕

慎终追远显孝思 根深叶茂源远流长

标签:

【大纪元3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杨天仪波士顿报导) 中国人重孝道﹐讲求慎终追远﹐表现于行动上的便是祭拜祖先 。望合山墓园华人纪念碑的兴建便是基于此一传统﹐为波士顿的华人先辈设计整理出一块美丽的墓园。让扫墓者在宁静怡人的环境中﹐凭吊追思先人﹑并教育后辈勿忘孝道﹐延续华人重视伦理﹑不忘根本的民族传统。

经过将近二十年的筹建﹐望合山墓园华人纪念碑终于在3月24日下午一时落成揭幕。主办机构纽英崙华人历史协会﹑波士顿公园局局长波拉克(Antonia M. Pollak)﹑格利菲思(Don Griffis)﹑纽英崙至孝笃亲公所﹑黄氏公所﹑李氏公所﹑中华公所主席黄国威﹑侨教中心主任葛家荣﹑纪念碑设计师林如坤﹑麻州大学江念祖教授等众多华埠社区人士﹐都出席了这一极富历史意义的落成揭幕典礼。 而柯德文殡仪馆提供车队接送﹑至孝笃亲公所提供乳猪当祭祀牲品﹑永福殡仪馆提供祭祀鲜花。


纽英崙至孝笃亲公所主席陈家骅﹑陈文浩合抬祭祀牲品。(仇锦光摄影/大纪元)

当日天气睛朗温暖﹐是波士顿近日来难得的好天气。石碑坐北向南﹐上面由书法家李鸿伟题撰“慎终追远”四字。山门在石碑南面﹐门框上分别刻有“根深叶茂 源远流长”八字。

负责该项纪念碑计划的委员会联合主席甄碧凤表示﹐望合山墓园华人移民纪念碑计划早在1988年便提出﹐至1992年纽英崙华人历史协会成立之后,才由该协会推动主导。事情缘起于有宗亲长者担心﹐在望合山墓园埋葬的华人先辈及他们的移民血泪历史﹐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淹没在岁月之中﹑后人亦无从认识。而其中部分的早期移民由于客死异乡更是没有后人拜祭。华人移民纪念碑的建立就是基于中华重孝的传统美德﹐让波士顿的华人后辈有地方可以祭祖尽孝。


黄氏公所合照。(仇锦光摄影/大纪元)

甄碧凤还表示﹐选择3月24日落成是因为希望在清明节前能完成这一项目。而之后华人历史协会还将举办由纪念碑设计师林如坤主讲的讲座﹐与大家分享设计理念﹔将在美华人历史重要事件时间表加入纪念碑上﹔在墓园附近增加园林设计﹔建立数据库记录在墓地埋葬的先人等。


至孝笃亲公所合照。(仇锦光摄影/大纪元)

纪念碑的设计师林如坤表示﹐他在1976年来到美国﹐对早期华人的移民历史很感兴趣。而他的设计理念与其说是风水概念﹐不如说是将华人的传统文化加上他相信的“事物各有所归”的理念的融合。华人喜欢建筑物朝南﹐以吸收更多阳光﹐佛家的雕塑喜欢面向南方及有水流之处﹐这些都融入了他设计石碑方位时的考虑之中。山门的加入﹐代表了一种庆祝﹑由外到内的层次感﹐更代表了通道﹑人与来生的关系。山门内放置了九个石圈﹐其中八个代表世界的八方﹐第九个伸出地面并且面向西方﹐代表自己﹐而向西则是道家“人从西来”的概念。


(左起)学生陈天昕﹑设计师林如坤﹑范王柳娥及“望合山华人移民纪念碑”筹备主席曾茂兰。(杨天仪摄影/大纪元)

当日发表讲话的除了有各社区人士外﹐还邀请了碧华乡村高中(Beaver Country Day School)的学生陈天昕致词。她以自己创作的诗歌表达了她对2006年夏天到访墓园时﹐看到墓园里华人墓地破旧及不受重视时的感想。诗中用英文写到﹐“野草及乱石中﹐淹没着我们前人的名字﹐如此不受敬重﹑沉默﹑孤独﹑被人遗忘及无人关注。而这些名字﹐开创了我们的历史﹐他们做了他们要做的﹐而现在﹐我们亦应尽我们的历史责任﹐关注这些不受关注的﹐敬仰这些不受敬仰的﹐在沉默中加入我们的声音﹐追思这些被人遗忘的。”

该纪念碑的筹建﹐基金来源于Edward Ingersoll Browne基金会﹐华埠信托基金(Chinatown Trust Fund)﹑CI Associates﹑LLC﹑市府公园局小改动计划(Small Changes Program)等。其他主要社区捐款来源包括纽英崙至孝笃亲公所﹑黄氏公所﹑李氏公所﹑及J.S.Waterman & Sons-Waring-Langone殡仪馆等。该纪念碑由吴氏兄弟建筑公司施工完成。整个工程约耗资十八万元左右。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Stop & Shop将关闭低效益分店
3000英尺水上木板路 麻州新景点获赞
中华民俗艺术工作坊年度公演 喜见盛况
波士顿大陈同乡会庆40周年 百人欢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