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近代史的见证张超英在纽约病逝

人气 89
标签:

【大纪元3月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琳纽约七日专电)旅居美国的资深新闻工作者张超英于三月七日下午在纽约医院因肺癌病逝。

七十四岁的张超英经历过台湾的日据时代、曾在两蒋统治年代为台湾在海外从事外交工作,也目睹台湾步向民主的历程,晚年旅居纽约仍关怀台湾的民主发展。

罹患肺癌进行化疗期间,张超英一直思索如何帮助台湾提升对民主的认知。他认为言论自由是民主化非常重要的基础,而保障言论自由的同时,也要强调媒体道德。

他的夫人颜千鹤表示,女儿女婿希望实现病中的父亲的愿望,事业有成的美籍女婿司甘来慨然承诺捐助十年的奖项基金,设立“FAPA张超英奖:言论自由/媒体道德”,以鼓励台湾媒体提升品质与道德,盼未来能成为台湾的普立兹奖。

司甘来三月四日代表岳父在台北参加了“台湾人公共事务会”的二十五周年庆祝会,并宣布这个奖项,刚从台湾返回纽约。强撑病体的张超英听了女婿报告在台北为他完成心愿之后不久即去逝。

张超英青少年时代曾在台湾、上海、日本及香港求学,一九五七年学成由日本返台即进入行政院新闻局工作。任职东京及纽约期间正逢台湾面临国际局势丕变的动荡年代。他最近在病中接受中央社记者访谈时表示,台湾在巨变中站稳脚步走向民主的历程非常艰辛。他对台湾的前途有信心,却寄望已具民主体制的台湾能更向上提升。

他说,设立的奖项强调言论自由与新闻道德,因为“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的关系就像一辆马车的轮子,没有新闻自由就没有言论自由,然而,没有言论自由却仍会有新闻空间。讲言论的不一定是记者。”他强调,言论自由的定义更宽,也包括新闻自由。对于台湾的新闻界的现象,他认为,许多媒体滥用新闻自由,造成新闻乱象。其实,作为新闻媒体,应有为有守,仍有一定的规范。

张超英出生世家,多彩多姿的求学及驻外生涯让他对于世局与人生有比一般人更透彻的认识。去年由他口述作家陈柔缙执笔的生平故事“宫前町九十番地”出书,书中的趣闻及他公职年代的秘辛,包括“美国名主播告知台美将断交”、“和日本文部大臣四代交情”、“蒋经国要宋楚瑜多来日本”、“台湾总统首度登上日本报纸头版”,引起广大的兴趣与重视。

外交界及新闻界悼念这位“永远不老的台湾绅士”,纽约侨界人士今天也纷纷致电他的家人慰问。张超英留下的是一个真正爱台湾的台湾人典范。

相关新闻
七十多年的传奇人生 张超英新书见证台湾历史
关怀台湾民主发展张超英创设言论自由奖
FAPA将颁发张超英奖  盼成为台湾普立兹
法轮功腰鼓队参加长岛西语裔游行 受热烈欢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