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12年国教 学者建议更名为改进发展高中教育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1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翁翠萍台北十四日电)针对政府宣布2009年正式全面实施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多位学者今天在国立台湾师大十二年国民教育系列论坛第一场讨论指出,十二年国民教育是该做,但时候还未到,目前定义及目标混淆,应先厘清定位,建议先更名为“改进与发展高级中等教育方案”,较符合事实且合理可行。

台湾师大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系列论坛共要办六场,第一场以“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的定位”为主题,由台湾师大教育系主任张建成主持,邀请中正大学教育学研究所所长李奉儒、新竹教育大学教育学系教授沈姗姗、花莲教育大学国教所教授吴家莹、台湾师大教育系教授周愚文与谭光鼎引言讨论。

四位学者引经据典指出,所谓“国民教育”在学理上应包含国家办理、强迫教育、义务教育、基本教育、世俗性与免学费等特性,教育部三月四日公布的“推动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说帖”,交替混合使用国民教育、基本教育、国民基本教育等三个名词,并未区分,显示三个概念其实一样,其功能应该完全相同。

学者指出,从教育部多年来不断尝试延长国民教育的各种政策和做法来观察,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应该就是现行九年国民基本教育的延伸,既定位为国民基本教育,就必须符合“强迫入学、免学费、义务的”等特性,但说帖把十二年国教后三年阶段明确定义为非强迫入学即非义务、但是普及入学、低学费的教育”,则不符合国民教育或国民基本教育的精神。

李奉儒指出,说帖指推动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是为“提升国民教育水准,舒缓升学压力,缩短城乡/贫富差距,增强国家竞争力”,能否达成这四项目的?应是检视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政策是否有必要推动的基准点,检视结果只是另一个响亮却没有实质意义的口号,例如落实行政院大温暖套案补助弱势家庭读私立高中职学费计划与实施多年的教育优先区计划可达成缩短城乡/贫富差距,与延长国教年限为十二年没有逻辑相关。

吴家莹从另一角度思考,认为可用“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的虚名来进行高中职教育改革,而政府已宣布准备在三年内投入一百六十三亿元执行“高中职优质化”,由于这是台湾教育体系从解严后还没有被投入大量资源的板块,借着十二年国教政策做到,也是好事。

基于相同的理念,周愚文指政策应名实相符,建议更名为“改进与发展高级中等教育方案”,比较符合事实,且合理可行。

周愚文与谭光鼎认为,政府应量力而为,务实一点,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的前九年与后三年定位应相同,如今自相矛盾错乱,政府政策制定也相互矛盾,例如一面规划十二年国教,修订九八高中课程纲要又要高二课程即分级,教育部说准备很长时间,却还没有完整配套,建议要避免九年一贯国教课程操之过急的殷鉴,如果一定要做,应先订定程序步骤来执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