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工会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因应策略

人气: 4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11日讯】(大纪元专题报导) 台湾的工会运动当然也受到经济全球化之影响,但是相较于其他工业先进国家的工会运动,台湾工会运动受到经济全球化之影响的程度与结果却有所不同,理由是工业先进国家透过工会之团体协商所建立劳资关系体系,已经是各该社会的制度性安排的一环,环绕在此一制度安排下的还包含企业内劳工参与的机制,劳资政三方咨商的机制等,基本上是一种对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体系的约制手段。

因此,从自由经济学者的观点看来,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竞争的实际面看来,这些制度性的安排已经造成市场僵化的效应,但是对台湾而言,这些制度性的安排根本尚未成型 。台湾的工会面对经济全球化,并无法像国外的工会透过制度性的安排,进行劳资政三方咨商的机制,在团体协商所建立劳资关系体系下,对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产生约制效用。

在台湾现有的制度下,台湾的工会该如何因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本文提出以下论点作为参考:一、跨国企业的挑战–采取组织发展与劳资协议。二、非典型雇用兴起–则是推动国内工会串联与劳动法令修改。三、外籍劳工的引进–跨国结盟以扩大团结力量。

一、跨国企业的挑战

(一)组织发展–工会系指一群靠工资维生者藉集体的力量,以维持或增进劳工本身的劳动权益,所组成持续存在的永久性团体。 工会组织与企业组织、非营利性组织、教育组织和政府组织这些组织一样,有许多相类似的地方,它们同样面临着环境变迁的挑战,这些组织有自己的营运目标,必须利用其有限的资源,订定人事等方面的政策,并且与其他组织或政府之间作不同程度的互动。

组织有成长与衰退不同的阶段,关键是如何管理而使组织能继续发展并促成目标的实现。劳工组成工会最主要的原因,来自于个别劳工无法与资本家抗衡,因此集合众人的力量进行组织结社的动作;组织的人越多对资方构成的压力越大,影响力也相对增加,因此组织发展是工会运作的重要工作之ㄧ。

(二)劳资协议–工会的组成之后目的是为劳工争取权利与福利,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劳资必须透过沟通谋合,进行双方的劳资协议。在改进资本主义和促使资本主义民主化的过程中,协商逐渐取代了愤怒,欧美国家发展出来一套集体协商(collective bargaining)的制度以达成此一任务,工会作为集体协商的代理人,代表工会会员舆雇主协商工时、工资等雇用条件,争取会员最大的福利。

一个企业内或是一个劳资关系系统中的劳资关系事务范围至广,大致上可以归纳为劳动条件、安全卫生、劳工组织、劳资合作与冲突、劳工福利、就业安全与其他等七大类事务。

二、非典型雇用兴起:国内工会串联与劳动法令修改

劳工运动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工会关注之焦点如果局限于传统劳资关系的议题,工会的发展将会受到压缩;因此工会必须对外串联,让资本家产生压力,透过国内工会之间的相互串联,影响政府修改劳动法令,以创造谈判协商的筹码。

工会作为受雇者联盟,有一个调节管理薪资与劳动关系的功能,也就是他们在执行工作与他们收取报酬的同时,工会不能忽视市场;但当工人的组织即工会,在区隔工人与雇主的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时候,不论他们是否承认阶级意识型态分裂以及阶级对抗,工会不能逃脱阶级代理人的角色 。

台湾在1984年通过了影响至钜劳动基准法,这几年来通过的大量解雇劳工保护法、就业服务法以及新制退休金条例等法令,也都深深地影响台湾的劳工。接下来,甚嚣尘上的集体劳动三法(工会法、团体协约法、劳资争议处理法)或是劳动派遣法,台湾的工会如何集结力量,提出影响政府的政策主张,将是台湾的工会未来必须面临的新挑战。

三、外籍劳工的引进:跨国结盟以扩大团结力量(尤其是中国大陆)

经济全球化因素让劳动人力无国界,因此趋使工会运动国际化的需求,尤其各先进国家的工会在面对外劳问题时,通常会主张外劳劳动基准需比照本劳劳动基准。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全球就业报告(World Emp1oyment Report)指出,由于跨国企业的居无定所,再加上吸引和留住外资的压力,各国劳动基准已经面临向下修正的压力。

为此,国际劳工组织呼吁世界各国应该采取一致的行动以保障劳动基准 。受到全球化的影响,九十年代以来的国际劳动人权发展出两个主要的方向。一个方向是以国际自由工会联盟(Internationa1 Confedefation of Free Trade Unions,ICFTU)为主,结合其他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在世界贸易组织(Wor1d Trade Organization,WTO)和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1 Labour Organization,ILO)这些已经建立起来的国际体制中,透过既定的管道来推动实施国际核心劳动基准(Internationa1 core labor standards)。

第二个方向的目标是要建立核心劳动基准,但是在做法上却以建立跨国劳动检查的机制为主 。跨国劳动检查要求全球各地的劳动者逐渐受到同样的劳动基准的保护,另一方面这样的保护机制高度依赖各个在地的非政府组织的涉入,由美国和欧洲非政府组织发起的跨国劳动检查制度正在快速的成长,并且已经获致一定的成果。(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