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国倾销下的台湾传统产业–反省篇

策略性提升竞争力 夕阳产业也能变黄金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2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李明宗、许雅静台北二十九日电)很多人觉得奇怪,台湾现在已是高科技产业当道,传统产业的产值逐年创新低,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反正这些传产对台湾的经济产值影响有限,市场决定该淘汰就淘汰,“要救这些夕阳产业做什么?”

这个问题,走访云林毛巾厂、社头丝袜厂、玻璃厂等地,就可以得到解答;袄热高分贝的工作环境、通宵赶工的日夜颠倒生活,他们分享不到台湾走向“高科技”的成就,甚至家无恒产改种田养活家人,这份外人眼中的“夕阳产业”,就是他们的一切。

台湾为了加入WTO,努力了十几年,“入会”成了最高指导原则,必须多点让步,若干传统产业在入世谈判时被迫降关税、门户洞开,在台湾迈向全球化的过程中,他们成为被牺牲的一群,若置之不理,关厂后衍生的社会问题,如何处理;于情于理,台湾社会都该正视传统产业目前所面对的困境。

加入WTO已是事实,市场经济也不留情,很多传统产业无法要求政府再保护他们,他们所企求的,不过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经营环境而已。

入世以来,从毛巾业到寝具业,从制鞋业到陶瓷业,中国廉价货藉走私、高价低报、第三地转运、伪冒产地标章等手段,倾销的案例在台湾市场可说不胜枚举,还没打反倾销官司之前,业者几乎已在政府的消极态度及违法的中国货品倾销下,奄奄一息。

廉价的劳力与辽阔的土地,中国早已是世界工厂,在大量生产以及一贯化作业下,台湾的传统产业除了不断的升级,提高附加自己的附加价值以外,别无活路。

展现坚韧生命力的毛巾业者,即便来自云林乡下,他们援引入世议定书的特别保护条款,逼迫政府正视产业困境,最后启动台湾反倾销战的毅力。陶瓷业者在方寸陶瓷里挥洒彩绘,丝袜业者求新求变,研发一体成型性感内衣裤袜,走出新市场的作法,同样令人动容。

相较于民间社会展现的生命力,政府面对中国大量倾销,几乎摧毁台湾传产业的态度一开始有欠积极。世新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黄维幸分析,毛巾业者原先希望启动特保条例,但政府却因没做过、不懂,不敢做。

全国工业总会执行秘书邱碧英期许政府,在贸易自由化的过程,应该更有作为,让贸易防卫措施可以做得更好、更积极。

事实上,要让传统产业再生,政府的态度依旧是关键,淡江大学国际贸易学系主任林宜男表示,政府要制订政策,让业者追随,最重要的是带着业者提升技术,如果再加上台湾业者比别人强的市场嗅觉,不仅不怕大量倾销的中国货品打进内销市场,还能在国际市场与大厂商竞争。

熟悉国际贸易的前行政院长萧万长指出,台湾是开放市场,不可能处处管制、规范,政府应辅导厂商提升品质、训练人才,做得愈好就愈不怕外来竞争。对业者而言,国际经贸环境多变,台湾不得不跟着变,传统产业与高科技产业都要懂得如何调整经营策略与模式,“人家都在变,你不变就被淘汰。”

中华经济研究院台湾WTO中心执行长林圣忠则提醒,除非是掠夺式的倾销行为,否则课征反倾销税也只是一定期限的救济措施;传统业者在喘息之余,还是要改变行销策略与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开拓出更好的市场。

两岸的反倾销战虽然开打,但想要走出传统产业的另一个春天,政府与业者都还有一大段路要走。

(本系列完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