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

【悦读唐诗】张九龄˙感遇(其四)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注释】

1.池潢:池塘、积水池。

2.三珠树:神话传说中的珍木。树形如柏,叶皆为珠。见山海经˙海外南经。

3.矫矫:高举的样子;巅:顶,物体最高、最上面的部分。

4.金丸:打鸟的铁弹子。

5.高明:《文选•扬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李善注引李奇曰:“鬼神害盈而福谦。”刘良注:“是知高明富贵之家,鬼神窥望其室,将害其满盈之志矣。”意指居高位者易遭鬼神所忌。

6.冥冥:远空,天空高远处。鸿飞冥冥,比喻超然世外,以远祸患。

7.弋者:猎鸟的人;何所“慕”:想猎取之意。射手对高飞的鸟束手无策。比喻隐逸的贤者不自罹祸乱,统治者无可如何。

【试译】

一只鸿雁孤身飞越大海而来,经过有人烟处,见到任何湖塘水池,也不敢回顾一下,他侧眼望见了一双毛色鲜亮的翠鸟,筑巢在神话传说中珍贵的三珠树上。处身于珍宝之树顶端,又高又危险,怎能不害怕被人们以金丸猎取?穿上一件美丽的衣服就担心引人侧目、美好的才华外露容易被人指指点点,处在高而显赫的地位,最容易遭来神灵的嫉恨,现在我飞向高远的天际,猎鸟的人空有猎取之念,对我这孤鸿也无可奈何啊!

【试解】

张九龄作〈感遇〉十二首以抒发过去遭遇而生的种种感慨。本诗以鸟喻人,以孤鸿自比,处处渗透着诗人的思想情感与洞明世事人情的智慧。

孤鸿长飞,从大海而来,可见历经风浪无数,就如作者在人生、宦海的历练,起起伏伏诸多变数,让他不敢随意张望,不致徘徊逡巡,进退有据,出处自有分寸。而营巢于珍奇宝树的翠鸟,在众所欣羡仰望的位置,难道可以长保安居富贵?最高处正是危险地,不仅可能成为众矢之的,陨坠之祸让人时时心悬。因此切莫短视近利,贪恋富贵,作者忠忠悃悃提出建言“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唯有谦退处世,不贪求、不恋栈,一如鸿雁游于苍茫无际的太空中。

张九龄在政治上虽有才华足以崭露头角,却也先后二次被贬。当第二次贬官,左迁为荆州长使时,有诗〈荆州作〉二首,虽宦途不顺遂,仍写下“高秩向所忝,于义如浮云”的句子。把富贵高位,看作是浮云,安守着归隐自娱的平淡生活,他在出处进退上所体现的品格与气度,一如“鸿飞冥冥”,展现了超然世外、逍遥廓外的气象。

常人对于名、利、情的追逐往往执著不放,甚至终其一生的积累仍不以为满足,殊不知“禄无常家,福无定门”,财富权贵决不是最佳位置,超脱外物的羁绊,返璞归真,才是真正的身心安顿与精神自由。@*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