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互动】馒头国标和大国治理(一)

【大纪元1月14日讯】(新唐人热点互动采访报导)主持人: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唐人》电视台《热点互动》栏目热线直播节目,我是主持人安娜。

在线收看
下载收看
馒头是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北方人的主食,馒头有圆的、有方的;有自家用面肥做的,也有工厂用发酵粉做的;那么也可能有你家楼下小作坊制作的,也有生产线生产的,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种类,馒头,我们都知道,那就是馒头。

但我们祖祖辈辈吃了这么多年馒头之后,2008年初,国家出台了一个关于馒头的标准,这个标准出台之后,引起很多人的争议和嘲讽。那么我们就要问,为什么大家对这个有这么大的反应?国家为什么要出台一个关于馒头的标准?这个标准能不能杜绝今后馒头以及其它食品的假冒,以及有毒食品?

今天我们请两位嘉宾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欢迎您打电话提出您的疑问或者是您的意见,我们的热线电话号码:646-519-2879,我们也为中国大陆的观众朋友准备了免费号码:400-7128899再拨899-6008663。

首先向各位介绍今天现场的两位来宾,这一位是《新唐人》电视台的特约评论员杰森先生,杰森您好!

杰森:安娜你好!

主持人:那么这一位是纽约和DC的律师叶宁律师,叶律师您好!

叶宁:你好!主持人好!

主持人:另外我们在线上还有山东大学的孙文广教授,孙教授您好!

孙文广:你好!

主持人:我首先问一下叶律师,为什么馒头会引发这么大的争议和民众的嘲讽?

叶宁:我们说,你防止造假、有毒的食品,防止有害健康的食品,如果只是立法的用意的话,那具体落实到某一个特殊食品上面,规定一种国家标准,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不科学的作法。

因为食品除了有它的普遍性以外,还有它的多样性,你比如像馒头,除了馒头以外,还有馍馍、窝窝头,还有各种各样和馒头有关的面包、烤箱烤出来的馒头食品等等。

我们知道,现在馒头的国家标准强制性的规定馒头必须是圆形的,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因为我们知道,很多大批量生产的馒头是长方形的,在这种情况下,对某一种食品进行强制性的规定,这是个非常不科学的做法。

这规定就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的《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大纲》一样,它立法的实质和馒头的国家标准是一样的。它强行规定中小学的学生必须培养成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社会主义,拥护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人才,就想把人也这样国家标准化了,把这样一种文化特点,反应在馒头的立法上。

美国其实也有很多商品的国家标准,从北美工业化标准,到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标准,以它的商标、也就是它的包装标准,一直到它各种各样的,比如海关的商品归类标准。这种标准并不具体落实到某一个单个食品,它并没有规定虾炒饭应该是怎么样的国家标准;宫保鸡丁应该是怎么样的国家标准,如果这样搞繁琐哲学的话,那么国家的法律就会多如牛毛,而且扼杀了食品发展当中的多样性问题。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了馒头必须是圆的,后来被人揭出来说,这是因为记者的哗众取宠,其实在标准中并未说馒头必须是圆的,不可以是方的。所以我看到有一些文章就互相争论,拥护设定标准的一方,他认为大家对此进行嘲讽,这种现象主要有3 个原因。

第一个,他说是记者的职业素养问题,他说一篇伪劣新闻他滥用民众对媒体的信任,那这就让人想到假包子事件。当时很多人相信那包子是假的,记者的新闻是真的,但是后来官方说记者是做了假新闻,假包子是没有的事。所以我想问的就是现在的媒体,民众对媒体的信任度到底有多高?

杰森:这就要看你是什么样的媒体,什么样的一个报导方式。如果你说官方的,比如说《人民日报》的东西,中国人很长时间都已经知道,《人民日报》的东西,除了天气预报这个部分可能是真的,其他都是有问题的。

确实,中国这个官方消息是“非常”被控制的,因为大家都知道,官方消息是喉舌说的声音。但是大家对于网上流传的东西,甚至论坛上的东西,小道消息反倒民信程度高一些。但在这个事件中,刚才叶律师也谈得很清楚,这个事情,它立的标准本身就很可笑。

但这个事情为啥吵得这么厉害?反反复复吵了这么长时间,从年初就开始吵,吵得都快两个星期了。主要原因就是这整个事情爆发出来的过程也很有戏剧性,就像刚才你说的,最开始就是有一个媒体、一个地方小报以“国家规定,以后馒头只能是圆形、椭圆形的”来拟这个新闻,而且报出来了。报出来了以后呢,当然是所有的网民开始又是嘲讽,又是大骂,因为这个完全不合逻辑嘛。

结果紧接着就有网民自己从网上做了研究,发现确实有一个叫做《小麦粉馒头》这样一个标准,在今年1月1号开始实施。这里头他通读了整个标准,里头没有对形状的规定。当然这个时候中国国家标准局和质量监检局,他们两个国家标准机构也站出来说,我们别的都规定了,就是形状没规定,随便啥形状都行,方的也行。

然后这个讨论就进入第二个层次了,大家就开始讨论刚才你说的,一方面讨论,为什么当时记者会哗众取宠的报出一定是圆的,不做任何调查?再一个,有人就说为什么一定要制定这个标准,这个标准该不该制定?

那么换句话说,就开始出现更深层的讨论,也就是对于媒体公信度的讨论,对于这个标准是不是该制定,有没有必要制定的讨论。而这个讨论又引入了中国的制造业该怎么发展,中国的立法在怎么执行,整个讨论其实已经从馒头这个层次,引申到了很多刚才叶律师讲的,涉及到了很多更深层的社会问题上。

主持人:其实这个馒头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人们把他们对很多事情不满都集中到馒头上了。

杰森:对,对这个馒头讨论的深入,不断的对很多很深层的社会问题都进入、涉及了。

主持人:孙教授,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您觉得现在国内的记者,他们的职业素养怎么样,另外,现在国内记者报导事实的大环境是如何的呢?

孙文广:现在是这样的,国内的媒体对重大新闻的报导,它是要从正面,它的说法就是从正面报导,不要做负面报导,那么说有批评的意见,对政府不利的意见,暴露真相的意见,都被封杀,是这么一个情况。

主持人:那您觉得国内记者现在的…他们的素养如何呢?

孙文广:中国国内的记者是这样,有的记者的素养是相当不错的,但是问题是他们的领导,他们的上级对他们写的稿子、报导要检查,要审查。另外有惩罚制度,比如你报导了一个不应该报导的新闻,党的领导人不应该报导的新闻,你把他报导出去了,那么你就要受到惩罚,或者被开除,或者被记过。所以这样一来,记者虽然内心想报导真实的东西,他也不敢。

杰森:据我了解,现在整个国内新闻界、整个国内的学生素质都非常好了,从文才,从考虑问题的角度上都非常好,所以说根基很好。但是整个来说,国内的大环境不允许他们做深刻的报导。

换句话说是这样的,我前阵子跟国内的、一个青岛来的人聊,他说他前一段时间看见一个人想从电线杆上往下跳,很多人围观。因为当地前一段时间,电视台刚刚强力报导过,有一个失恋青年从电线杆上跳下来,整个电视跟踪了好几个小时,把人救下来了。所以他就赶快打电话给那个新闻爆料,结果当地的报社、电视台都说我们知道了,就根本没有反馈。

后来他一问,这个人为啥跳,跳的人是那种要工资的民工。他当时就明白了,事实上这在国内是个普遍现象,对于风花雪月的、不关乎党的面子问题的这种报导,你是可以报的;而对于能真正揭露社会深层问题,揭露整个社会问题的这种真正的深度报导,你反倒不能报。

但是中国现在有上千家的报纸,有很多电视台,另外还有很多网站,所以又出现了很多新闻行业,而整个新闻行业你就必需要出新闻,同时你又不能出深刻的新闻,你又不能出真正揭示社会本质矛盾的新闻。

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发现一些记者走了一种投机取巧的道路,以哗众取宠的方式来报导,而往往这种报导它的文章反倒点击率很高,而做真正深刻报导的人,他的点击率却很低。

这样的话,某种意义上,新闻的大环境在鼓励这种不报导正面的、深刻的东西的记者往上走,而相对来说,能报导深刻的媒体和记者却往下走。比如说《南方都市报》这些东西都是被打击掉的,所以整个来说,这个大环境,我可以说是人的根基很好,但是大环境使得整个媒体庸俗化。

主持人:发挥不出来。

杰森:对,现象很严重。

(待续)

(据新唐人电视台《热点互动》节目录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国馒头制定“国家标准”  民众热议
馒头大小被规定 中国小贩的对策令人叫绝
清风:馒头国标不是搞笑
高傲的馒头  可怜的中国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