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彤:《也谈改革30年》之四

鲍彤

人气 18
标签: ,

【大纪元12月29日讯】改革就是为跳出毛泽东的死路一条而另找活路。当邓小平为保卫四个坚持而调动几十万国防军向人民扫射时,改革就夭折了。

政治改革被判处死刑之日,就是经济改革断气之时。新的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宣布,要把私营经济搞得他家破人亡。经济连续三年大幅下跌,邓小平再次惊呼,“不改革,死路一条”。这是党的死路一条啊!于是南巡讲话,于是“谁不改革谁下台”,于是在稳定压倒一切的冻土中,再次冒出了“发展是硬道理”,于是作为“硬道理”的婢女,改革在名义上被留用下来,似乎继续存在着。

但在整体上有一点小小的不同:当年托三中全会的福,在七嘴八舌中,乱糟糟地,摸着石头过河。现在仗天安门镇压的余威,在老百姓鸦雀无声中,一切服从党安排,井然有序,重新分配财富(土地批租、国企改制、银行贷款、进出口合同、订单、招标,等等等等。)

与此相应,领导层中也有了一点小小的不同:当年许多有权人,因为改革削弱了自己的权力,坚决抗拒改革。胡耀邦总书记因此喟然叹曰:“左不是,右不是,快不是,慢不是,步履艰难哪!”步履之所以艰难,阻力完全来自有权的干部。胡、赵以后,新的总书记紧紧团结和依靠干部,使有权人领悟到按照权力重新分配财富的甜头。几乎跟二十世纪初慈禧太后时期那个“咸与维新”一样,有权有势的精英,顷刻之际提高了改革的觉悟,掀起了“咸与改革”的高潮。“咸与”是古词,大约有三千年历史,表达“一致拥护”,“全体参与”的意思。

“干部决定一切。”斯大林的话应验了。精英的积极性调动了。埃及的法老,利用千年民力,构筑了奇迹般的金字塔。中国,在一千万到两千万工人失业(下岗)的同时,一亿到两亿农民工进了城。中国共产党利用最庞大的廉价劳动力,构筑了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新金字塔。无与伦比的中国奇迹,使2008北京奥林匹克的朝圣者赞不绝口。中国繁荣了,崛起了,这是共产党的主旋律。饮水思源,众口一词,感谢四个坚持的核心中国共产党,感谢党主导了改革。

今天中国人均GDP,世界排名屈居第一百位之后;总量排名,毕竟荣登第四,仅次于美、日、德,还有专家说,中国早已超过了日本。光荣归于党的领导!不容易啊!

八十一年前,名记者邹韬奋同志,以主编身份,在《生活》周刊1927年第2卷第48期上,发表过《世界各国财富的比较》一文。内容是“美国最富,英国其次”;“中国的国富居然列在全世界第三位,在德、日、法之上。” 邹韬奋无奈地说,“可惜军阀把持,兵费徒耗,弄得民穷财尽,只有慨叹!”

需要说明,当时英国许多殖民地尚未独立,统计范围和今天不可比。既然是1927年写的文章,引用的资料最晚当发生在1926年。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经济总量居于日本和德国之上,应该归功于谁?应该感谢军阀吗?邹韬奋反对。同样,今天也不应该归功于共产党。经过四个坚持二、三十年大破坏,现在总算好不容易接近于北洋军阀时中国在世界上的相对位次了。这证明什么?证明了当年它的破坏力度!感谢二字,何从谈起?

不必给共产党唱赞歌,正如13世纪马可波罗亲眼目睹的中国虽然高居世界之最,大可不必给忽必烈大帝的铁蹄唱赞歌。长城无疑是壮观的,也用不着给秦始皇唱赞歌。如果愿意抒情,我主张,为中国古往今来最廉价的劳动力,为他们的妻子儿女,唱《孟姜女》,唱《渔光曲》。

好不容易总算快要赶上北洋军阀时期的相对位次了。但今天的代价太沉重了:廉价劳动力,加上大规模糟蹋自然资源,再加上急剧污染空气和水。上有祖宗,下有后代,我不知道谁有心情笑得出来。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滥用残疾证 促规则变更
“改革开放”30年给中国人带来了什么?(1)
胡锦涛有关“不折腾”的提法引起广泛议论
“改革开放”30年给中国人带来了什么?(2)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