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年轻国家 柯索伏独立的启示

人气 9
标签:

【大纪元2月1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育立普里斯蒂纳特稿)位于巴尔干半岛的柯索伏十七日宣布脱离塞尔维亚独立,成为全世界最年轻的国家,欧洲版图一夕间重划。不顾塞尔维亚和俄罗斯的反对,柯索伏在美欧强权扶持下独立成功,一举牵动全球局势,背后其实有许多复杂的历史文化和地缘政治的因素。

首先,柯索伏境内以回教徒为主的阿尔巴尼亚裔人口高达九成,塞尔维亚则属信奉东正教的斯拉夫民族,两个种族不论语言、文化和信仰原本就不同。

一九九零年代初,多民族的南斯拉夫联邦在柏林围墙倒后开始解体,狂热的大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米洛塞维奇上台后,疯狂打压柯索伏的阿尔巴尼亚语言和文化,血腥屠杀柯索伏平民,造成两个族群间水火不容。

因此严格说来,早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一九九九年发动空袭,把塞尔维亚军警逐出后,柯索伏就不可能再重回塞尔维亚的怀抱。

外国记者这几天在首都普里斯蒂纳的大街上,到处可听到民众诉说亲友当年被塞尔维亚军警无辜杀害的悲惨故事,不少人眼睛还含着泪光。受压迫和武力威胁的梦魇到现在还挥之不去,不愿再接受塞尔维亚统治早已是柯索伏全民的共识。

其次,斯洛维尼亚、克罗埃西亚、马其顿、波士尼亚-赫塞哥维纳在九零年代相继独立,蒙特内哥罗前年也独立公投成功。解体后的南斯拉夫,只剩下核心的塞尔维亚和由联合国托管、地位未定的柯索伏。

失去海岸线成了内陆国,面积又大幅缩水,塞尔维亚的国力与南斯拉夫相比大不如前,加上北约三十七国一万六千名的精锐部队驻守在柯索伏,塞尔维亚只能眼睁睁看着柯索伏以国会通过独立宣言的方式“单方面改变现状”,既无能、也不愿以武力阻止柯索伏分裂。

塞尔维亚国内原本就有不少赞成柯索伏独立的声音,只不过政客为了选票在选举前操弄柯索伏的议题,激起全国的爱国心,许多人只好被迫噤声。

不少观察家因此乐观相信,等到柯索伏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后,面对国土分裂既成事实的塞尔维亚,反而能一举抛开虚假的历史神话,向繁荣共生的欧盟大家庭务实迈进。

最后,柯索伏能成功独立,美国和欧洲大国的暗助和默许才是最主要的关键。

早在去年联合国委托美国、俄罗斯和欧盟主持的地位谈判还在进行时,美欧大国的外交官就在背后沙盘推演,与柯索伏领导人秘密草拟新宪和规划独立的路线图。柯索伏在北约军队的保护下独立成功,堪称是西方实力的展现和外交的胜利。

从美国的观点来看,美军早已在柯索伏东部建立规模庞大的基地,既然柯索伏重返塞尔维亚不可能,扶持它独立,既可培养亲美的势力,也可在巴尔干半岛上扩张地盘,顺便抗衡俄罗斯。

不过,柯索伏毕竟还是欧洲问题,柯索伏是否稳定关系到全欧洲的长治久安,欧盟还是得亲自主导,不可能放手让美国无限制扩大影响力。透过主导欧盟的德、法等大国在幕后运作,协助柯索伏走向独立和建立民主法治,同时也能进一步解决前南斯拉夫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

长远来看,欧盟的目标是希望不同种族与信仰的巴尔干半岛国家,未来几年能重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和解和柏林围墙倒后东欧起飞的历史,有朝一日全都加入欧盟,为巴尔干半岛带来永久的和平与安定,洗刷“欧洲火药库”的恶名。

一个国家宣布独立是无比的大事。有趣的是,就在总理塔其亲自面对全球数百位记者,宣布国会即将通过独立宣言的那一刻,设于首都最高级饭店的媒体中心突然多次断电。对柯索伏人来说,一天电力中断数次或许早已习以为常,对不习惯当地残破基础建设的外国记者来说却是相当新鲜。

柯索伏极度穷困,失业率高达百分之五十,许多观察家认为,即使独立也很难走出经济困境。不过,柯索伏名副其实是“全世界最年轻的国家”,人口三分之二为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首都市中心残破的国家图书馆到了深夜依然灯火通明,似乎看到这个年轻国家的未来。

一位大学刚毕业、找不到工作只好帮外国记者翻译打零工的年轻人就自信地说,独立后才有奋斗的目标,告别没有建设性的虚耗,他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对未来相当乐观。

相关新闻
俄外长:俄将否决安理会支持柯索伏独立案
塞国将重估承认柯索伏独立国家的外交关系
塞尔维亚国会通过反对柯索伏独立决议案
德外长:柯索伏情况与台湾不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