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蜗牛大麻烦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3月1日讯】(大纪元记者林哲华编译报导)人类为了增加食物的来源,常常有一次又一次的农业计划,然而由于未全方位考量,往往相对的带来环境的破坏,英国的保育人士正在南太平洋岛屿,拯救濒临绝种的超小型蜗牛(snail)。

英国马威尔(Marwell)动物园内,饲养一种蜗牛Partula rosea目前全世界仅存209只,其中一半以上在马威尔动物园内。Partula rosea又名玻里尼西亚树蜗牛(Polynesian Tree Snail) ,与其他的蜗牛不同,它是胎生的。同时具有雄性及雌性的性器官,每六至八个星期会产下一个体,一年后成虫,最久可活十年,体型从针头的大小长至不到半英寸(1.3厘米)多。

负责照顾蜗牛的理德(Geoff Read)表示,我正目睹一个物种的灭绝,并为这些蜗牛很可能会灭绝而感到难过。虽然外观并不可爱也不讨喜,它们已经少到难以置信,环境是存活的关键,温度必须界于摄氏20到24度,湿度也要在70%至75%之间,对极微小的改变也相当敏感,极小的变化就会导致死亡。

绝杀蜗牛

在南太平洋莫雷亚(Moorea)岛上,曾经有7种不同的蜗牛,然而,当法国人在那里建立殖民地后,他们带来非洲蜗牛,非洲蜗牛被进口至太平洋岛上,本来的目的是食用,因其口味不受欢迎而被随意抛弃,迅速增长,并大肆破坏当地的农作物。在无计可施下,人们于是引入食蜗牛的佛罗里达红蜗牛(Florida rosy wolfsnail),最后在短短几年光景,这种蜗牛天敌却把仅余的两个Partula蜗牛品种全部吃光了。

亚洲蜗牛的危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台湾曾一养殖一种蜗牛,俗名叫福寿螺(学名Apple snail),原产南美阿根廷,后因螺肉有寄生虫,且味道不鲜美,被大量丢置水道,由于繁殖速度极快,并喜欢啃食植物的嫩茎与幼叶,影响农作物的收成,造成极大的损失,亚洲其它地区像日本、中国等也曾发生福寿螺繁殖事件。食用未充分加热煮熟的福寿螺,在人体内会感染广州管线原虫等寄生虫。

地球上经常会有一些品种绝种,但很多都不被人类发现。如果人类有意无意的破坏活动持续下去,会有更多的品种绝种。(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北市8隧道7地下道 3月起进行年度清洗
电子议会:台湾可成为环保能源发展佼佼者
不满萧裕正涉贿选交保  检方提抗告遭驳回
电子议会:台湾可成为环保能源发展佼佼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