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感动中国 却没能感动央视的老人

人气 6
标签:

【大纪元3月20日讯】(大纪元综合报导)2008年3月13日,是一个让人值得高兴与流泪的日子,是一位叫白芳礼的老人在去世3年后,被46家网络媒体评为“感动中国人物”的日子。这位老人曾两度入围央视“感动中国”候选人名单,却两度落选,但是这次他感动了无数网友、无数国人,感动了中国。

老人平凡朴实的一生

白礼芳老人1986年74岁时开始辛苦地干起了蹬三轮的活。他生活非常简朴。住的地方是自己搭建的一个3平方米的小铁皮棚子,夏天,棚里的温度高达40摄氏度;冬天,放杯水可以冻成冰坨子。但是他为了在车站前拉活方便,就在这里面住了整整5年。

老人从头到脚穿的总是不配套的衣衫鞋帽,那都是他从路边或垃圾堆里捡来的。他每天的午饭总是两个馒头一碗白开水,有时往开水里倒一点酱油,那已是“美味”了。

他将物质生活标准压到最低,却把能量释放到最高度。一年365天,他没歇过一天。他曾在夏季烈日的炙烤下,从三轮车上昏倒过去;他曾在冬天大雪满地的路途中,摔到沟里;他曾因过度疲劳,蹬着车睡着了……由于年事过高,冬天里他常憋不住小便,棉裤总是湿漉漉的,他就垫上几块布照样蹬车跑。

年纪太大蹬不动三轮车,他就在自行车棚看车一角一角地挣钱。就是这样的辛劳地生活,他却靠蹬三轮,赚取微薄的报酬,捐给贫困学生。20年间他前后捐了35万元,资助了300多个孩子。一年冬天一个飘着雪花的冬日,他来到天津一所中学,递上饭盒里的500元钱,“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这是我最后的一笔钱……”

2005年9月23日早晨,93岁的他静静地走了。

老人曾两度落选项央视“感动中国”,引网民强烈不满

白芳礼老人曾两度入围央视“感动中国”候选人名单,但两度落选。2004年度感动中国评选,白芳礼网络投票仅排在刘翔、任长霞之后,名列第三,但最后榜上无名。2005年刚去逝后不久他再次入选感动中国候选人名单,却再度落选。

两度落选引起网友强烈不满。有网友发帖《白芳礼,你凭什么感动中国?》借此暗讽老人被落选一事。
一位网友发贴评论:“从老人身上我看到了中国的脊梁,老人是那么的默默无闻,在当今的社会已经很少有这种人了,如果投票,我第一个先投老人一票,可是老人可能会不屑于我的这一票,因为老人看重的不是名誉,老人更看重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如果说感动中国,那么首先是老人感动了我,对于央视的评选,我觉得太过于政治或者商业了,感到有点悲哀。”

一位北京网友更发贴提出从现在开始再也不看CCTV的节目了。有谁还不看报个名!

《青年记者》杂志也曾发表评论道:当我们翻看几年来“感动中国”的获奖名单时我们不难发现,军人、警察、医生、科研工作者和文体明星占据了“感动中国”舞台的不小“份额”,但我个人认为,“不凡的业绩”与“感动中国”还是有些微妙的差异的,“感动中国”不是先进事迹评选,它应该更倾向于扎根于普通人群中的人性闪光。
但是网友们从来没有忘记他,关于他的帖子至今都还在很多论坛流传,而每年央视感动中国评选的时候,他的名字和故事更是会被网友频繁提起。

今年网民如愿以偿,白礼芳老人感动了中国

13日,在46家中国网络媒体联合主办的首届“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揭晓,在这个没有奖品、没有奖金、没有颁奖晚会的网上评选中,白芳礼在100名入选者中得票排名第四。他终于感动了中国。

随后,《他感动了中国,却没能感动央视》类似的帖子至今仍有人在顶,基本都在说“一位去世三年的老人,白芳礼。这位可敬的老人用在74岁以后的生命中,靠蹬三轮,挣下35万元人民币,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去世时,他的私有财产账单上是一个零。”(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四月九日亚洲财经要闻
老人到了海外怎样入乡随俗?
两千多前右派致函十七大要求平反
余世存:一个人的权利——关于纪录片《和凤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