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蜜月期过 俄中猜忌日深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3月4日讯】(自由时报编译陈泓达/特译)近二十年来,中国持续向俄罗斯采购大批军火,双方在供需关系上堪称合作无间,但如今中国企图提高武器自制率,希望俄国转移更多先进技术,俄国则基于双方利益可能冲突以及在远东地区仍有领土纠纷等安全考量,对中输出军火渐趋保守,双方猜忌似与日俱增。

○六年起 莫斯科转保守

国际前锋论坛报指出,在前苏联崩溃后,俄国经济一度风雨飘摇,来自中国的钜额订单是当时维持其庞大军事工业运转的及时雨,但双方的武器交易从每年二十几亿美元的最高峰,2006年突然大幅萎缩,目前也没有安排新的采购谈判。俄国军事专家不讳言,中俄现在都在重新评估合作的意义和价值。

俄制武器停止或减缓对中出口,可能有碍于解放军的现代化,也会对中国军事工业产生压力。部分西方和俄国军事专家认为,中国军事工业目前还无法完全掌握关键硬体设备的先进技术。

开始强调战略安全关系

另一方面,随着俄国经济持续发展,莫斯科现在看待武器出口也非仅止于出口创汇,而是更复杂的安全战略关系。澳洲科廷科技大学战略专家穆拉维也夫指出,莫斯科担心,中俄中长期会出现利益冲突,中国或许有一天会以俄制武器对付俄国。

中国“盗版” 恐抢走俄订单

俄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军火输出国,若干中方分析家暗示,莫斯科也在防范来自中国国防工业的竞争对手。上海复旦大学教授沈丁立指出,中方希望自俄国引进高品质武器,但遭莫斯科拒绝,因为中国向来善于利用俄国技术,发展自己的版本,然后与之竞争。

既有的公开资料显示,从一九九二年到2006年,俄对中输出的军火价值约二百六十亿美元。同时期的俄国武器出口总额约五百八十多亿美元,对中出口所占比例将近一半。

美欧国家在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后对中国实施武器禁运,俄制武器让解放军得以缩小与台湾、南韩和日本等邻国的技术和火力落差。

但专家指出,北京对完全仰赖武器进口愈来愈不放心,从一九九○年代初期开始,中方坚持技术转移,俾便提高武器自制率。俄国也满足中国这方面的部分要求,授权中国军工企业自行装配战机和其他武器,并协助中国自制战机、太空发射载具、潜舰、水面舰艇等。不过,莫斯科对北京积极提高武器自制率的要求并未照单全收。

相关新闻
报告:中共为发展中国家培训未来独裁者
英相:80%俄国用于乌克兰战场零件来自中企
日美G7协同支援乌克兰 制裁助俄中国实体
南非总统连任 非国大与反对党组联合政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