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精神专栏】奥运会的跌宕起伏(二)

林之昊(波士顿)

人气 15
标签:

【大纪元3月7日讯】奥运﹗用她那魅力无穷的橄榄枝把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信仰的人们联在了一起。同时﹐由于政治、经济、人权等原因﹐“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的奥运精神在近代奥运史上也饱经风霜。请看—

现代奥运的发展

奥运会自1896年首届有13个国家﹐331位选手参加9项比赛,发展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202个国家﹐11,000位选手参加28个项目的规模。其间有三届(1916、1940、1944)﹐因两次世界大战没有举行。目前奥委会有203位成员,比联合国193位成员还要多,原因是国际奥委会以和平、公正、团结、非歧视等奥运精神为宗旨, 允许一些不符合联合国主权独立标准的地区参加,如波多黎哥, 百慕达,香港等。1984年,台湾也被允许以“中国台北”的名义参赛。 在这之前,中国由于政治原因﹐以台湾用“中华民国”的名义参赛而抵制奥运多年。

获得奥运主办权必须符合一些基本条件, 如必须具备经济实力;有民众支持和政府的管理能力;有具备举办的设施条件等。 1994年后,又增加了环境保护。目前,主办过奥运会的39个不同城市,绝大多数在欧洲与北美,只有少数在亚洲和澳大利亚,南美和非洲至今无缘。

奥运与政治

《奥林匹克宪章》明确规定:参与体育运动是人权。世界上所有的人无论贫富贵贱都有权参加奥运会。通过友好,公平的体育竞赛达到相互理解与尊重乃奥运宗旨所在。

奥运会的举办,成为一个国家和城市的荣耀﹐而国家的荣耀,仅靠体育与竞技还不足以充分的体现。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表现﹐政治的进步才是一幅完整的图画。近代﹐当政治穿越国界﹐种族跨过地域﹐人权遭受贱踏时,奥运精神一次次的受到挑战。

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颁奖仪式上,200米跑项目的世界冠军汤米‧史密斯与季军约翰‧卡洛斯伸出戴着黑手套的拳头,表达着反种族的力量与团结,以此提醒全世界关注美国黑人的处境,要求尊严、自由和人权。虽然他们被立即遣返回国,但已成为美国民权历史上继马丁路德‧金之后的英雄。2005年10月,加州圣荷西州立大学专门为这两位昔日的学生在校园里树立了大型的雕像﹐以示表彰。

尽管时下流行“不要把奥运政治化”之说,但奥运与政治的关系在历史上从来没有间断过。史上,奥委会由于政治和人权原因禁止一些国家参赛。1972年,由于种族歧视,奥委会禁止南非、罗迪夏(前津巴布韦)参加奥运会。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荷兰、西班牙和瑞士抗议苏联出兵匈牙利而抵制奥运﹐退出比赛。1976年,22个非洲国家抵制了蒙特利尔奥运会,以抗议曾率领橄榄球队访问南非的新西兰参赛。1979年苏军入侵阿富汗,贱踏国际法准则,给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带来严重冲击。一个国家一方面召开以和平、友谊为主要宗旨的奥运会,而另一方面却派兵攻入别的国家,此举遭到世界的谴责。当时国际奥委会已承认的147个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公开抵制或拒绝参加的占五分之二,参赛的仅81个。许多参赛国也只派一名旗手,以奥运会会旗代替国旗进场。四年之后, 出于报复,莫斯科及其共产主义东欧集团的小兄弟们和朝鲜﹐集体拒绝参加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

奥运促进民主,汉城奥运会是最成功的例子,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称其为“近代奥运会百年历史上一次最成功的大会”。而利用奥运掩饰对种族、人权的迫害﹐则属1936年柏林奥运会是人类的悲剧。

汉城奥运会

奥运之前的韩国,在朴正熙军人威权统治期间实现了经济起飞,但在国际政治上尚缺相应的地位。当时,民众追求民主化的运动一浪接一浪。为了使政权不被民众反抗冲垮,三位总统﹕朴正熙、全斗焕、卢泰愚试图通过争取办奥运会,造成某种缓和的气氛, 同时希望利用奥运会确立韩国的国际形象。

1980年5月18日,韩国史上最悲哀的“光州事件” 发生了。光州学生和市民走上街头游行,反对新军部为了篡夺政权发动的军事政变, 要求民主。全斗焕动用军队进行镇压,导致学生和市民伤亡人数达到三千名。韩国媒体在高压下一言不发。次年,韩国争取到了1988年奥运会主办权。

1987年,民主化浪潮依然风起云涌。韩国社会发起了一千万人修宪案署名运动,要求实现总统直选。六月,百万人走上汉城街头要求改宪。就在当局布署十万警力进行镇压,并准备发布新戒严令和出动军队时,韩国政府接到国际奥委会以不惜取消汉城奥运主办权的最后通牒。卢泰愚军政府在内外压力下全面妥协,宣布“6. 29”民主化宣言:采纳直接的总统选举制;赦免反体制人士金大中等人;扩大和保障人权;保证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政府不得干涉大学、恢复政党活动自由;进行社会改革。

1988年9月17日﹐东道主—韩国以民主国家的地位点燃了第24届汉城奥运会的火炬。共有160个国家和地区的9,417名运动员参加比赛,是当时参赛国家最多的一次世界体育盛会。

汉城奥运会一结束,全斗焕夫妇就因为家族的贪渎敛财公开向国民道歉。金泳三执政时,经过国会与检方的深入调查,将全斗焕、卢泰愚这两位靠武力夺权、统治暴虐,贪污受馈的前总统一起送上了审判台。

德国柏林奥运会

1932年德国柏林获得奥运会主办权。一年后,希特勒执政,法西斯统治步入历史舞台。1934年国际奥委会成立了专门调查委员会,前往实地调查。尽管调查委员会耳闻目睹了纳粹迫害犹太人、扩军备战等法西斯罪行,但他们还是认为柏林具有举办奥运会的条件。1936年,为抗议在柏林举办奥运会的人士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保卫奥林匹克精神大会”。大会号召将会址改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欧洲一些国家明确表态,不参加柏林奥运会。但国际奥委会仍坚持原意。

1936年柏林奥运会﹐希特勒在纳粹党旗环绕下致开幕词。当德国运动员通过主席台时,集体行纳粹礼。其场面犹如阅兵式。希特勒及其纳粹党借奥运之名营造了德国繁荣昌盛、热爱和平的假象,更通过举办奥运会所获金牌第一,激起了德国人民极端的民族主义﹐为后来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添了催化素。1939年9月1日凌晨,纳粹德国突袭波兰﹐二次大战由此爆发。

1956年国际奥委会在庆祝现代奥林匹克运动60周年时,当年亲赴柏林考察的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先生,不得不检查了1934年所犯的错误。国际奥委会也为自己的错误做出深刻反省,并在第44号公报中指出,“历史证明:无视公正、平等、正义的准则,无视政策性的迫害,无视专制极权的罪孽,而不分是非地陶醉在虚假的奥运光环中,人类必将付出惨重代价。”此一错误助长了希特勒的军备扩张﹐二战造成七千二百万人丧失生命﹐近六十个国家卷入战争。

人们是否往往会轻易的忘记历史的教训,类似的悲剧是否还会重演﹖请看下一篇奥运精神的危机。(下周续)◇(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奥运精神专栏】奥运起源
奥运棒球资格赛明开打 洪一中:定夺佳绩
奥运棒球资格赛 洪一中:先发阵容变化不大
专家建议姚明勿拿命运赌奥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