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海水搏命的海藻博士--黄淑芳

陈俪文
font print 人气: 2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5日讯】国立台湾博物馆在93年12月成立了“台湾海藻资讯网”,由台湾大学植物学博士黄淑芳负责。网站成立前,黄淑芳已有一系列藻类的著作,不过这些深具教育意义的出版品通常只在馆内贩售,一般民众不易得知。曾任台博馆推广教育组组长的黄淑芳,汇整了十多年的研究资料,主动义务负责网站内容的建置,想要使大家藉由对海藻的认识,进而亲近、善用海藻。

 多年来在博物馆的鼓励下出版了多种专业著作,除了藻类研究之外,在国内博物馆界相当受到重视的“现代博物馆教育-理念与实务”一书,是黄淑芳多年的实务经验及跑遍国内外各地博物馆,所完成的教育活动著作,内容丰富且图文并茂,涵盖人文、自然、科学、生态、社区、学校及儿童等各种博物馆的活动、幕后工作,就连不轻易接受外界采访的鹿港民俗文物馆,都因此而对黄淑芳带领的的公视采访小组热情款待。

 她也针对不同的族群设计了许多教学活动,例如教小朋友用海藻做押花书签和卡片,用石花菜抽取出做果冻的藻胶(洋菜冻),也曾带领东北角、基隆一带的渔民和妈妈们,发挥创意做出各式海藻大餐。现在基隆和平岛还打算成立一条海藻街呢。

 为了收集研究资料,常需要潜水的黄淑芳,形容自己潜水就像是“搏命”。有次在水底突然不见一同下水的伙伴,浮上水面才发现天色大暗、雷雨交加。只能在海上飘浮的她心想:“我是不是就要这样,随着风浪而去呢?”当伙伴找到她时,黄淑芳已经累到无法由再潜下水避开雷雨,只能任人从水面上拖回岸边。还有一次因为潜水器具太重,在岩礁上滑倒而摔断了腿。

 遇到想做的事,总是全心投入的黄淑芳,一年前曾经历癌症的折磨,“最不爱惜我的人就是自己,所以当时得知罹癌,只觉得自己活该。”常因忙碌而餐无定食,每天总在电脑前坐上十几个小时,除了专业领域之外,黄淑芳说当时的自己是个“生活白痴”!在经过手术和化疗之后,她改变自己的生活型态,辞掉所有的行政工作,每天定时吃饭、运动,不再因工作而忽视自己的健康。“生这场病,让我学到很多、获得很多,我非常感恩。”

 重新正视养生的黄淑芳,除了海带之外,也吃“螺旋藻锭”之类的健康食品。“这种碱性的蓝绿藻含有多种矿物质及维生素,吃了容易有饱足感,还可以调整体质哦!”不过市面上的产品素质良莠不齐,即使只加一点便宜的洋菜冻,也可能打上“海藻生机产品”这样的名号,想要分辨品质的朋友,不妨私下请教黄淑芳吧。

 由于藻类不是高等的生物,加上学界过去对藻类的了解不够,海藻容易随着新发现而改变其分类系统,“台湾海藻资讯网”的内容也得随着世界的脚步时时更新。因为国内资料的缺乏,让黄淑芳花了许多心力在收集资料上,这样的压力十分沉重。遇到困难时,如分辨不出海藻种类,也会觉得倦怠,“压力是成长的动力,只有自己努力才能走过。”平平淡淡的一句话,不难听出黄淑芳坚毅的个性。
海藻博士-黄淑芳

 除了这些困难及压力,黄淑芳展露笑容开心的说:“以前认识的渔民和妈妈们,不管过了多久再见面,都还是对我非常热情。”小琉球海洋动物园的老板,在黄淑芳到当地住宿做研究时,都会潜下海底捕捉最棒的海鲜,送到她下塌的旅馆,请老板料理给黄淑芳吃。同领域或一些素未谋面的人,也因为阅读了她的著作而产生良好的互动,交到这些朋友,黄淑芳觉得非常快乐。

 从事藻类研究20多年,对于未来有什么长期计划呢?黄淑芳不给自己设限,只先条列出近年能写的题目、将做的研究,及订下一、二年的短期规划。其中最大的工程,是想要建立台湾海藻完整的资料库,除了海藻的历史、300多种海藻形态及生态描述,及不时会有新的物种分类需要增加。“这个领域的研究永远做不完,所以如果台湾海藻资料库能做出来的话,就是我对台湾最大的贡献了。”黄淑芳说。

--转载自《农业易游网》http://ezfun.coa.gov.tw(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