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白骨成就脸面工程淠史杭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9月10日讯】安徽有个淠史杭工程(编者注:淠,音pì,淠河,在中国安徽省,源出大别山,流入淮河。),是当年“治淮”(治理淮河)的组成部分。单就淠史杭这一块,其工程量就差不多是三峡与与葛洲坝的总和。可是,国家不出一分钱,农民自带粮食“上河堤”(皖西一带把治淮挖河统称为‘上河堤’)。而这个工程正好是在1958年–1961年期间展开,正好是中国粮食最紧缺的时候,据共党自己的内部统计,仅淠史杭工程死在河堤上的人数就超过100万!

死因不外呼冻饿累和被折腾致死;比如,在寒冬季节,大雪飘飞的时候,工程指挥部为了表示治淮大军的“冲天革命干劲”,一定要民工们脱光膀子,只穿一条大裤衩子,在漫天飞雪中从河底喊着口号,推着手推车往河堤上奔跑,每次都有一批人当场倒下了,每次都有一批人因前面的人体力不支倒下了而产生的多米诺效应,被失控的手推车砸伤砸死,每次还有一批人因冻饿与折腾而病倒了,这些生病与受伤的人因为不能上工而当然地被吊销了伙食,所以这些人很快便从人间除名了。

淠史杭工程是毛时代中共最有脸面的政绩工程,在数不清的场合拿出来宣扬和标榜。1972年,一群荷兰的水利专家在考察访问了工程全貌之后,对中国在50年代末期施工条件如此之差、施工技术如此落后(没有任何机械化可言)的情况下,能够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量,感到无比惊讶;但也正是这些以填海造田闻名于世的真正的水利专家们宣告了其为垃圾工程(就因为此次事件,淠史杭后来被列为保密单位,禁止外国人参访)!

所谓的淠史杭工程,实际就是把发源于大别山东北鹿的三条大河淠河、史河、杭埠河各挖一条新河,把水引开,以减少下游淮河的压力。

按照现代水利学的要求,开挖如此巨大工程的新河,需要进行水文、水利、通航、灌溉、环保、发电、综合利用等多方面的科学论证;可淠史杭呢?估计也就是几个半懂半不懂的“土专家”(这个名词在当时是相当吃香的)与几个狗屁不通的领导,对着地图划两条线而已。所以,实际的结果是,这个工程不但没有任何航运、灌溉等其他综合效益,就是分洪这一项功能,也基本等于零。经当年荷兰人的测算,这三条人工渠的最大流量还不到原来老河渠最大流量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在非洪水季节或洪水不大的年份,这三条新河可以替代老河流水,而这种季节或年份往往淮河也是水位不高,无须分洪;而一旦遇上大洪水的时候,这三条新河一点作用也没有。不仅如此,由于这三条新河的分流,致使原来的老河道常年无水严重淤塞,传统的灌溉和航运功能全部丧失,遇上大洪水年份因河道淤塞更加不堪。

劳民伤财多少事,贻笑大方实可耻!(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共监控延伸香港 港人拒绝
致学生:那些告诉你必须“敬畏学校”“敬畏老师”的人,都坏到了骨子里
厨房深处:一所私立学校的大江大河
一个包工头给海南高院副院长的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