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美食典故:连猫熊都喜欢的“窝窝头”

“窝窝头”可不是像鸡窝造型的特殊发型。它是一种大陆北方的面食小吃,是以玉米粉蒸制的干粮,做成圆锥形状,约一个拳头大,从底部向内推挤成一个凹窝,故得名为“窝窝头”。又因蒸熟的玉米粉成金灿灿的色泽,再加上圆锥状的外形像塔形,故又名“黄金塔”。若以玉米粉和黄豆粉混合,更是香甜,因不加酵母粉,口感扎实而不蓬松,比馒头更耐咀嚼而甘美。

话说在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因义和团之乱,导致八国联军攻破北京,慈禧太后与皇室大臣一路往西安逃命,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下,慈禧又惊又饿,吃了太监们弄来的窝窝头,顿觉香甜好吃,事件过后重返北京掌权,非常怀念当时窝窝头的滋味,就下命御厨们仿制窝窝头,但都不合她当时吃到的味道,据说还杀了好几名御厨,最后终于研发出以栗子面(粉)为主材料,另加十多种粉末及五谷杂粮为副材料,再加入白糖蒸制而成的精致“小窝窝头”,一个约一两重,慈禧太后吃了龙心大悦,赐名为“八宝窝头”,从此窝窝头得以名列清朝的御膳料理中。

现代人讲究养生及美食之道,故也有人将窝窝头改良成“八宝窝窝头”,将纯玉米粉制造的窝窝头,加上荞麦、绿豆仁、黄豆、核桃、腰果、杏仁、瓜子、葡萄干、枸杞、薏仁及雪莲子等,让少吃杂粮纤维的外食族能一次补足营养,因无添加防腐剂及酵母粉,使得窝窝头成为健康食品。

窝窝头除了直接啃嚼外,中空的凹窝可放馅料,搭配辣椒酱、榨菜、咸菜或“虾松”来食用,不仅吃得饱而且耐饥饿,也是种高纤低脂的养生食品,所以窝窝头不再仅是北方庄稼人吃的粗食,从贩夫走卒至富商豪家皆可食用。

兹向读者介绍窝窝头的作法于下,可试作看看:

材料:

黄色的玉米粉(CORN MEAL)600公克、40℃温水适量。

作法:

1、温水分次少量加入玉米粉中拌匀成面团,再搓揉面团至“三光”(手光、容器光、面团光)。

2、用手挖起一团(约100公克),先搓成球状后再搓长成塔形,再从底部向内推挤成一个凹窝。

3、将窝窝头放入蒸笼,用大火蒸约30分钟后完成。

连猫熊也很喜欢吃窝窝头哦!除了以竹叶为主食外,再加上高纤维的窝窝头为副食,以补充养份,其材料含有竹粉、米粉、玉米粉、黄豆粉、钙、盐、糖及鸡蛋等,用搅拌机混合后,再加入热水搅拌匀,不需经发酵,因玉米粉本身含有黏度,可用手捏制成形,一个约400公克的窝窝头,蒸熟过后可冷藏。猫熊吃的窝窝头含有大量的粗纤维,有益他们的肠胃,但不太适合人类食用,因为人类无法消化太粗的纤维,尤以竹粉为甚。@*(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