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诊疗室

【水彩行家】水彩门诊

谢明锠
font print 人气: 74
【字号】    
   标签: tags: ,

这是刘淑美的作品《八月望安》,坦白说,它原本就是一幅不错的画,笔触很肯定,色彩既调和又有变化,构图无懈可击,又能掌握水分,充分发挥水彩画干净透明的特性。只是,如果真要提出一点意见使画更生动,我觉得可以从整体连系感、空间深度与气氛下功夫。


修改前 刘淑美作品


一、整体连系感:这幅画左边的道路与右侧的海面明度差距极大,因此有断裂之感,阻碍了画面的连系。我以渲染手法加深道路的前方部分,使左右明度差距减少,如此,便形成了明度渐层,视线得以从海上游移到左侧路面,再延伸到远方。其次,左侧的房子形状过于清楚与天空的明度差过大,太吸引目光的结果,违反了主宾原则。我加深其后的背景,缓冲房子太过锐利的边界,使它安分的成为配角。最右侧那艘船与天空的关系也是如此,我也做了同样的修改。
<--ads-->
二、空间深度:“空间”是明度差与锐利边界做出来的。原画中的船首与船舱由于局部明度过于接近,稍稍欠缺前后空间感。我些微加深了船头上方的色彩,使它与船舱的明度差增大,如此,空间深度便做出来了。“透视感”和空间深度有关,修改前的左侧道路不太有前近后远的感觉,因为整条路一样亮。要知道“透视感”是明度渐层做出来的,只有前浅后深或前深后浅而且逐渐转换,才能使观者的目光被引导至远方。修改后的堤岸是深入的,不像原画中的道路仿佛要站起来。


修改后 刘淑美作品


三、气氛:话讲得太明白总是缺少气氛,截然分明的技法当然也欠缺韵味。最迷人的画永远是若即若离、虚实相间的。这幅画在修改前与修改后的最大差异其实就在气氛。修改前的画笔笔分明,修改后的画多了许多“掩映”与“衬托”,于是“空气感”生出来了,船仿佛置身于霞光、雾气与海风之中。
作画必须感性理性兼备,许多能力是经验累积出来的,不断的遇见问题,不断的解决问题,不气不馁、热情坚持必能成功。祝褔刘淑美,更上一层楼。

(图文由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对比的大小差异,在画面上可以形成‘引人注目’程度的不同,也就 是‘主宾’差异与‘节奏韵律’的来源了。

    “结构”的确是绘画成败的关键。

  • 台湾水彩的发展,从1907年石川钦ㄧ郎到台湾从事水彩教学工作起了开端,今天到了2008年,,要为过去的100年明确的作一个定位。中华亚太水彩协会特别在2008年举办台湾水彩百年大展,与历史博物馆合办“台湾水彩百年大展”主要的要彰显三个主题:1.对台湾水彩有贡献的画家和作品2.百年水彩教育推广相关问题3.百年来推动台湾水彩的民间团体。水彩画与台湾的本土文化发展有很重要的关系,在石川启蒙下,台湾第一代画家产生(李泽藩、倪蒋怀、蓝荫鼎),影响了之后水彩的发展。水彩可以发展成最具代表性的媒材、将把水彩推展成国民美术。
  • 有关台湾水彩画百年历史的发展,其过程大多在渐进平稳中延续进行,画家的创作也都长期延续,对某些发展现象实很难以特定的年份来进行断代分期;但为方便筹办本项大展,在个人整理百年大事记时参酌以大环境的改变或画家特殊情事造成对后世影响为依据来进行分期,可视为对台湾水彩百年发展的初步注脚,当有待史学界以更客观的学术论证来进行修订。
  • 这是一场百年盛会,在中正纪念堂管理处与本会、师大文创等单位共同策展下,邀集当代七十余会画家,提供作品齐聚中正纪念堂第一展厅,自2008年9月5日起至24日止,以三周的展期展现台湾水彩一百年发展之现况,参展的当代水彩画家无不以近期间最精彩的作品与会,展现继2006年本会与历史博物馆联合办理之“风生水起”国际华人水彩经典大展之后又一次掀起水彩高品质大展的高峰,颇受画坛的瞩目,老中青水彩画家三代同堂展出作品一百四十余件,并由中正纪念堂出版专辑对外发行。
  • (扇平森林教育园区)溪谷,水花雪白清澈,扇平之水先展开了迎宾之舞,颇为宜人。随后去樟脑寮,保存当初炼制樟脑的设备用具充满历史风味。再走入碧绿林道中来到另一个古迹──水力发电室。岁月与旁边的植物把它妆点得色泽古朴十分耐看,老窗老门的木造房子,虽为陈迹却很讨喜。每个人到处照相,撷取老东西散发的无比魅力,拖拖拉拉的走过栈道,还是走到了美丽的情人吊桥。此处的水流川流在层层的小瀑布里,淙淙水声让人遗世忘尘。潮湿处植物茂盛,森林的幽美尽入眼帘,免不了一阵取景状况重现,几个快几个慢,最后来到的量水堰,也很漂亮。洪会长说去年来时里头有不少溪虾,此次台风刚过都不见踪影;扇平园区野生动物不少,像螃蟹、虾子、青蛙、猕猴、猫头鹰跟蓝鹊等。总括来说扇平的水是又美又有特色的,这便是早晨的巡礼。
  • 梦想,是创作研究的原动力;寻找自己的最爱与初衷,不断探索,必能在水彩的国度中,找到适切的语汇和方法,畅所欲言;借此发表,与各位同好共享共勉之!
  • ‘意念带动技巧,技巧形成风格’,从年轻时以文学青年身份投入水彩创作所揭橥的‘画以载道’到今天,谢明锠的观念几乎整个变了。上次画展他以‘隐藏的韵律’为名,明显的是在追求纯艺术的节奏韵律之美,对主题内涵所暗示的意义已经不再重视了。
    换句话说,他不再说故事了,所有人生启示都成了创作的枝节,被归属于‘文学性’而不再成为他追求的重点。
  • 这次展出的作品以水彩类为主, 刚开始画的是油画,但奇怪的是屡屡以水彩媒材得到大奖,此次展出拿出我的压箱宝…有受过大奖洗礼的十数件得奖作品要与大家分享,另外还有画作数十件,一起呈现我对水彩世界点点滴滴的真情感动。
  • 为了办理此次展出我格外努力的创作,此次展出除了精选的30余件玉山行旅的作品将依序由塔塔加步道的起点开始,展现我在步道行程中的所见所闻;另外加入土楼、马祖、武陵农场等近期游历的景点所创作的作品共70余幅作品,以透过画家敏锐的眼睛来撷取美景,藉由此次的展出和画集的流传,希望观赏和读者能在翻开这本画集的那一刻起就和我一起进行这一段美丽的旅程。
  • 扬‧范‧海瑟姆(Jan van Huysum)是位出了名的神秘隐居型艺术家(1682─1749年),也是公认18世纪最杰出的荷兰静物花卉画家。他的作品因想像力丰富、具奢华感、色彩饱满、纹理细致,以及高度细致的写实而倍受尊崇。这些成就的关键在于扬‧范‧海瑟姆谨慎且不怕麻烦地在画布上一层又一层地涂上薄釉彩的技巧。尽管许多人试图模仿,但同时代的画家都没有办法做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