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错岩石分类 温家宝公开认错引热议

人气 1

【大纪元10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吴伟林综合报导)日前,温家宝因为说错了岩石分类,向新华社写了一封致歉信。致歉信公开后,引起了中国民众的热议。除了网民对温家宝的赞赏和感动之外,中国社会当今盛行的“护错”风也引起了人们的思考。
  
10月11日,新华社发表了温家宝于9月4日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的听课感受和在座谈会上的讲话《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温在文中提到“对学生的回答,老师应因势利导,问他看过多少种岩石,知道名字吗?老师就可以讲岩石的分类:沉积岩、岩浆岩、火山岩”。
  
错误也正出在此处,火山岩其实是岩浆岩的一种。12日,温家宝在给新华社的信中写道:“新华社总编室:贵社昨天播发我的《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一文,其中岩石学的分类,应为沉积岩、岩浆岩(也可称为火成岩)、变质岩。特此更正,并向广大读者致以歉意。”
  
温家宝更正自己发言中的错误并向读者致歉的亲笔信,在内地各大网站论坛广泛流传。很多网民大为感动,赞扬温家宝实事求是。然而,中国社会当今盛行的“护错”风也引起了人们的思考。有评论质疑,为何无人为温家宝纠错?
  
《南方网报》发表署名孙金栋的文章说,温家宝的讲话全文公开发表,肯定会引起相关部门、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对温家宝的岩石学分类表述,相关专家、学者不可能无人去阅读,不可能无人发现文中之错,泱泱大国竟无一人敢于出来纠错?

文章批评说,人们的习惯思维,对国家领袖讲话、著书,只会去“深刻领会、贯彻执行”,而不会去质疑、存疑。

有媒体对中国当今社会的“护错风”提出了批评。比如,2007年9月,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位女主席铁凝,在给著名作家贾平凹主编的《美文》杂志9月下半月刊中手写题词,被发现把“风华正茂”的“茂”,下部的“戊”写成了“戍”。然而,杂志社一位编辑却称,“是不是错别字,我们不觉得,没有看出来,也许是印刷的问题吧。”《美文》主编贾平凹更则出面声明,在书法中,多一笔少一笔很正常,因此铁凝没有写错字。
  
又比如新版的地理教材把陕西、甘肃划入华北地区,十多年来却无人去纠正,等等。
  
也有评论指出,一些官员、专家和权威人士,不愿意承受自己犯错,似乎一承认自己有错误,就等于承认自己水平低,影响自己的崇高声誉、“很丢人”。对于不同意见和批评,不是虚怀若谷和认真纠错,而是反过来指责“挑刺”者别有用心,极尽打压之能事。
  
有网友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批评环境的变异,导致“追求真知”的基本学术规范不再,而“护错”几乎成为当前学术界、文化界的通病,可谓之为学术研究、文化创作中的不正之风。在“护错”之下,借助名人的强势推力,甚至以讹传讹,遗害不浅。如此下去,还有什么真知、真相和真理可言?

相关新闻
中市员警态度差 警局查处息民怨
黑金刚陈高缺货 金酒向民众致歉
脱口秀主持人赖特曼偷腥 向妻子员工致歉
示爱不遂风波 甘乃威:乐意配合立会调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