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林昭(10)

黄河清

人气 6
标签:

第七回(上)
牛虻亚瑟,砸泥架十字碎心
精卫林昭,吞火柴百死炼魂

话说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意大利青年大学生亚瑟知道自己被主教蒙泰里尼欺骗了时,痛苦到发狂,砸碎了随身的十字架说:我相信你象相信上帝一样,原来你也是泥做的,那么容易碎!英国女作家伏尼契以亚瑟为主人公演绎而成的小说《牛虻》倾倒了不少革命男女青年。林昭正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的亚瑟、牛虻。

林昭在反右运动前期帮助党“整风”提意见时,笃信“亲爱的父亲”毛泽东大度恳切、信誓旦旦的号召:“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她在一九五七年五月二十日的日记中写道:“在这样的春天,到处谈论著整风,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期待着……昨天出现了第一张责问主席团三大的代表由谁选出的大字报,随后出现了用大字报帮助党整风的建议……夜里,大饭厅前出现了更多的大字报。这可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未料,转瞬间,毛泽东翻脸了,执笔为文,写了“这是为什么?”以《人民日报》社论名义发表,指斥这些提意见者,是乘机向党和社会主义进攻,以前的鼓励提意见是“引蛇出洞”,不是“阴谋”是“阳谋”。林昭失眠了。她眼看着那些忠心耿耿、敢说敢为的同学被说成是神经错乱,是“狂人”,是“疯子”和“魔鬼”。她在日记中写道:“是这样的吗?不!不是!”“……党啊,你是我们的母亲,母亲应当最知道孩子们的心情!

尽管孩子过于偏激,说错了话,怎么能说孩子怀有敌意呢?”然而,残酷的铁的事实就在眼前就在最亲近的同学朋友身上不断发生着,昨天还是同志,今天已成敌人!没几天,林昭自己也成了右派,成了人民的敌人。林昭写给妹妹彭令范的信说:“当我加冕成为“右派”后,你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体会我的心情的,我认为我热爱党的程度是压倒一切的,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与之相比拟。我不能忍受它对我的误解,而且误解得那样深。维系我的一切全垮了,比牛虻不信蒙泰里尼还惨……。”

林昭确实像牛虻一样疯狂了。她把一切启蒙她的人都看作了“蒙泰里尼”。她向就学过的苏南新专的一位老师发出了“责难”:“你们为什么当时教育我要诚实、坦率,而没有教我如何做人?”她由怨恨与悲愤交织在一起的情绪,喷发为疯狂,由疯狂而走向绝望。她在绝命书中表白:“我的悲剧是过渡时期的悲剧,人们只看到我流泪,却看不到我心头在无声地流血……”她对那些在历次运动中用别人的血来“染红面貌的人”是深恶痛绝的。她说:“我不爱也不能爱所有的人,那些折磨过践踏过我的人,愿我的影子永远跟着他们,让他们永远记得曾出力把我拉开生活,杀死我,让他们身上永远染着我的血。”

林昭的心被绞碎了,虽然,她最后象亚瑟那样走向了觉醒,但这中间的磨折痛苦是难以言说的。林昭两次自杀。第一次自杀是吞服两盒火柴头,被同室同学及时发现,送去校医院洗胃灌肠得救。第二次是在一个晚上,林昭突然失踪了,班上立即组织同学分成三路去找。一路是女同学,拿着手电筒,扛着准备救援的竹竿和绳子,去到未名湖畔,边走边喊着林昭的名字,结果一无所获;另一路是部分男同学,去到颐和园,找到天亮也不见她的踪影;第三路去到城里的北海公园,也扑了空。第二天上午,林昭自己回来了。原来她那天晚上的确去了北海公园,想要投湖自尽。

在思想上,敏锐的林昭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在情感上,多情的林昭仍然难以自拔。,她借酒浇愁,独自喝了许多酒,醉卧不起。这一醉,醉了两天。两天中,林昭想了很多;两天后,林昭起来了。顺手从桌上捡了张破纸写了十二个字:“天之杌我,如不我克!此责其谁?”前两句“天之杌我,如不我克!”是《诗经•小雅•正月》里的诗句,林昭藉以明志,杌,解为“摇动”;克,解为“压制、征服”;意思是“天将我使劲摇撼,惟恐压我不倒。”此责其谁——这是林昭自己发出的天问。醉卧如死!死而复苏,大醉大醒!林昭基本想通了,打定主意了!

林昭自杀被抢救后,大声说:“我决不低头认罪!”正是想通了,打定主意了的表现。

注:

本回参考文章:孙文铄“血溅罗裙直道存”,彭令昭“姐姐,你是我心中永远的痛”。张元勋文“北大往事与林昭之死”。刘发清“一个不屈的英魂”。陈伟斯“林昭之死”,载《民主与法制》一九九八年第?期。胡杰《寻找林昭的灵魂》电视片解说词。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话说林昭(1)
话说林昭(1) 人气 37
话说林昭(2)
话说林昭(2) 人气 16
追求真实难得宠 钢琴王子李云迪遭唱片公司解约
话说林昭(3)
话说林昭(3) 人气 18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