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七年级艺术家余政达 前进威尼斯双年展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2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静、吴素柔台北21日电)1983年出生的艺术家余政达,将以“附身‘声’者”系列录像作品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其中一件作品以两位菲籍台湾媳妇为主角,探讨语言间裂缝模糊地带所形成的微型外交。

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将于6月登场,台湾馆主题以“外交”为主轴,探讨台湾身份认同问题。台北市立美术馆今天为参展艺术家余政达举行媒体见面会,他将以“附身‘声’者:介绍”与“附身‘声’者:梁美兰与艾蜜莉苏”两件作品参展。

曾在2008台北双年展出的“附身‘声’者:介绍”,是余政达在台北街头拍摄来台短期旅行外国人自我介绍的作品,对这些异乡人来说,语音原是一种传讯与沟通的工具,此时却反而变成一道围墙,其中因语言的“走音”与“失误”产生的种种细缝,产生许多有趣与荒谬的对照关系。

新作“附身‘声’者:梁美兰与艾蜜莉苏”也是余政达在台北市拍摄的作品。他说,在无意中走进金万万大楼,发现那边的异质性太强,明明是在台湾,却觉得自己仿佛身在菲律宾,“她们之间的凝聚力很强大”。

余政达强调,新作是以类纪录片方式呈现访谈与主角演唱的片段,加上文字剪辑,希望传达语言的转变与当下时空的意象,而不是要详述或是编撰她们的背景故事,但透过作品,可以了解她们的个性与生活方式。

余政达表示,作品主角是两位菲籍台湾媳妇,她们需要在这里产生自己的族群,本地语言变成生活的必须工具,余政达试图运用国、台、英三种语言和她们交谈,游走在词不达意的细缝上,形成有趣景象。

双年展办公室任务小组咨询委员徐文瑞认为,余政达新作以人类学家角度去了解文化脉络转变,这是十分特别的切入点,站在一个既有差异却以平等方式协商的角度,相较于之前的作品,这次有更多不可预测的地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