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砖块变艺术品 老产业起死回生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3日讯】(自由时报记者张勋腾专题报导)红砖主要用于建筑,苗栗县苑里镇曾是红砖产业重镇,随着时代变迁,红砖已逐步蜕变成砖雕艺术,业者朝观光休闲经营,打造湾丽砖瓦文物馆,让民众进一步贴近、认识红砖,开创红砖产业新风貌。

苑里红砖远近驰名

苗栗县苑里镇蕴藏丰富适合制砖的风化页泥岩,早年苑里镇砖窑近20家,吸引“大甲砖”业者,纷纷将场区迁移至苑里镇。

金良兴观光砖厂负责人易荣昌说,他的父亲易森狮在62年间成立苗栗县第一座红砖隧道窑,之后苗栗红砖隧道窑纷纷成立,手工制砖转型为工业制砖模式,全盛时期苗栗县红砖隧道窑约有40多条,苑里即占有12家窑厂、16条隧道砖窑,成为苗栗最大红砖产区,也是全台湾最重要的红砖产业重镇。

6、70年代是台湾制砖产业全盛时期,相对的,过多的红砖生产,开启削价竞争的热战,80年适逢房地产低迷,原料、能源与人力等成本日益增加,加上多元建材加入市场竞争,造成市场需求萎缩。

市场萎缩力求转型

80至90年间约有4/5的制砖工厂不堪亏损歇业、关厂,许多砖瓦工厂成了废墟,仅剩几家惨淡经营,一些业者也苦思产业转型,除打造自有品牌,也着手朝观光、艺术创新发展。

装置艺术展现新貌

“红砖可以用做建筑,也可以形塑成装置艺术。”经济部工业局辅导苑里镇金良兴砖厂从传统产业创新转型“制造兼服务业”,成效不错。

93年行政院文建会辅导成立“湾丽砖瓦文物馆”,园区内有砖砌成的风车、巴黎铁塔等砖雕艺术,一改民众对砖雕的刻板印象。

有不少旅游团体,被安排到园区参观红砖生产线,透过与红砖的直接接触,了解红砖的防火、隔音、隔热及耐久、湿吸干吐等特性,提高对红砖喜好度。

台湾砖造建筑400年以来一直是民众栖身养护所在,随着时代演变,红砖由传统产业,结合观光带来新契机,为红砖产业注入新的活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