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友人追思高信疆 台推崇影响艺文界深远

人气: 1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翁翠萍、罗广仁台北6日电)资深媒体人兼作家高信疆昨晚病逝,友人追思高信疆,推崇他在报业发展史上把报纸副刊带出纯文学的领域,发展出多元丰富面貌,对艺文界影响深远。

在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与其共事10余年的骆绅表示,高信疆在报业发展史上把报纸副刊带出纯文学的领域,发展出多元丰富面貌,对艺文界影响深远。

骆绅指出,高信疆肯定西方现代文学,因此也写新诗,更肯定本土乡土文学,将素人画家洪通、雕刻家朱铭引进中国时报人间副刊版面,堪称台湾乡土文学的推手之一,还曾经被形容为“纸上风云第一人”。

骆绅说,高信疆还在副刊推动报导文学,也开辟海外专栏“春来燕归人不归”,广邀海外学者作家如周策纵、夏志清、余英时等投稿,带进不同的思想文化,激荡国人思潮。

高信疆更大力介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与其作品,骆绅表示,当时台湾媒体力量还无法访问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信疆因此透过出版社与海外学者专家专访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进而提升台湾的文学地位到国际上。

香港开放杂志总编辑金钟与高信疆、高信谭兄弟是几十年的好友,高信疆在1997年应马来西亚华裔富豪张晓卿邀请担任香港明报编务总裁,主持大局时,金钟是高信疆的特别顾问。

金钟回忆道出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宣布入围名单时,因为高行健与高信疆英文音译颇为雷同,很多人误以为高信疆入围,让高信疆接到不少祝贺电话。金钟说,由此可见高信疆在华人文坛的地位和影响力,事实上,高信疆与高行健也是莫逆之交。

金钟说,高信疆离开媒体界后,在北京住了8年,仍相当活跃,后因罹癌回台治疗,为静心养病,很少与外界接触。

骆绅说,高信疆去年2月发现罹患大肠癌末期,后来在和信医院接受标靶治疗,开始效果不错,也使高信疆比一般医师预期的时间多活1年,从发现治疗到病逝一共15个月。

骆绅表示,高信疆是文化大学新闻系第一届学生,高太太是第三届学生,从当年金童玉女至今恩爱逾恒,但高太太笃信基督教,在其影响下,高信疆在1个多月前受浸,他因此前往探视,但高信疆已经不太能进食,如今病逝,留给众多友人无限的怀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