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英雄:亚卫夏砍菜顾家不喊累

font print 人气: 3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2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何宏儒宜兰县27日电)接连两个台风,台7甲线多处坍方,陆上警报还没解除,泰雅族砍菜工亚卫.夏和其他工人已经工作了5个小时,把这天要运下山的高丽菜采收完毕,“跋山涉水”把菜车送出去。弄得全身泥泞、疲惫不堪不说,稍有闪失,就可能掉下悬崖。

对亚卫.夏来说,这样的场景几乎可以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去年 7月29日上午11时30分,中央气象局解除中度台风凤凰的陆上警报。这是继卡玫基之后,7月袭台的第二个台风。

这个时候,亚卫已经在省道台 7甲线(中横公路宜兰-梨山支线)指标57公里,台中县和平乡的苗圃工作了5个小时,砍完这一天要出货的两车高丽菜,正与一同工作的砍菜工人开心地喝着啤酒,享用地主准备的简单午餐。饭后,大伙儿又得“跋山涉水”回家。

台7甲线指标26公里处的宜兰县大同乡南山村路段,也出现约100公尺的坍方。这处因前年10月强台柯罗莎造成的边坡路基缺口,一个多月前才刚完成修复。

由于往武陵方向的路段也不通,南山这个宜兰县最南端的深山部落顿时成为孤岛,加上简易自来水管线也被台风吹断,全村陷入无水、无电、断话、交通中断的孤立无援窘境。在道路抢通前的一周期间内,需由空勤总队空投白米、泡面、罐头等物资,村民才不致断炊。

台风过后,台 7甲线自台中、宜兰县界的思源垭口,往下至南山间有 6处大坍方,往上至苗圃则有 2处坍方,四轮车根本过不了。

预期风灾后菜价会飙涨,菜贩在台风前就要求砍菜工头,台风后必须立即且密集出菜。

为了把菜从道路中断的山区运出去,亚卫等 9个砍菜工人分骑 5部打档车,遇到小山崩就下来推车,遇到大山崩甚至得抬车通过。南山到苗圃原本 1个多小时的路程,走走停停,得花 2个多小时才能抵达。为了准时出菜,大伙清晨 5时就得从家里动身。

全身泥泞不说,“有些路段的路基根本没有了,稍有闪失就会掉进悬崖里!”亚卫说。

道路抢通前的整整一周,亚卫和其他砍菜工都是这么“跋山涉水”到苗圃砍菜,让菜车从中横支线接中横,再走省道台14甲线,将高丽菜送往中南部。

这么辛苦工作,不只因为工头是自己的舅舅,更是为了生活。

民国70年次的亚卫是泰雅族原住民,退伍后,他原本跟多数同龄族人一样在都市讨生活。“那几年,每次打电话回家,妈妈(亚卫的养母)都是喝醉酒接电话。我心想,妈妈大概希望我回家吧!如果我回家,她也许会戒酒。”他回忆着。

前年秋天,养母因脑出血引发癫痫而住院,继父则在工作时摔断腿。身为家中的长子,亚卫在唯一的妹妹出嫁后,本就放心不下家中情况,两老相继住院后,他毅然辞掉工作,到医院当起看护。在养母、继父因伤失去工作能力后,家计重担也自然落到他的身上。

南山是全台最著名高冷蔬菜生产专区之一,高丽菜、大白菜是当地特产,更是村民重要经济来源。既然决定留在山上,亚卫只能从当地有限的经济活动中,选择经济收益最高,但也最劳累的砍菜工人为业。

“砍菜”是当地高冷蔬菜农业经济的专门术语。高丽菜、大白菜成熟时,由工人以砍刀采收、装满箩筐,再叠上菜车供应各地市场。

亚卫说,在南山,具劳动能力的族人逾 9成仰赖高冷蔬菜农业经济过活。其中,体力好、耐得住辛劳的男人,大都跟着固定的工头当砍菜工人,成为菜贩或地主的“包工”,收入是承接整地、施肥、下苗等“天工”(以日计酬)的好几倍。

在都市里没干过粗活的亚卫,从去年4月、第一期高丽菜产期开始学砍菜。一开始,体力的劳累、天气变化,以及为配合早市时间,必须凌晨起床上工的作息,最令他感到痛苦。

“你别看空箩筐好像轻轻的,当45个箩筐相叠成长长一串,再加上箩筐盖,重量高达5、60公斤。山上又经常下雨,竹制箩筐吸了水,还会更重!”他说。

砍菜时必须长时间弯腰,不断重复割、砍高丽菜茎的动作,最后再将砍下的高丽菜依序摆入先前领取的空箩筐中。

亚卫说,“一个装满高丽菜的箩筐重达50到55台斤,扁担一边挂一箩筐,再挑到菜车上给人叠菜,这才算完成两件。有时菜车停得很远,110台斤的两箩筐菜得挑很长的距离,那可痛苦了!这行饭绝不是每个人吃得了的。”

还好,对亚卫而言,山上的这项全新工作适应期并不长,熬过第一个月后,他就完全适应。现在,偶尔没砍菜在家时,他反而觉得挺不习惯。

因为用扁担挑重物是工作常态,虽然只做了一年砍菜工人,他的右肩已经长出一块厚厚的“肉垫”,身材也从原来的“瘦高”变“粗勇”,体重由先前的67公斤增为74公斤。当然,长期在烈日下工作造就的黑亮肤色,更是不在话下。

早上砍完菜,下午回到家后,一项截然不同的任务,又在等着他。

亚卫的妹妹前年底生产后,因为担心从事送货工作的妹夫无力照料,产后第三天,亚卫就把妹妹接回山上坐月子,外甥女小雨、小外甥阿圣当然也一起带上山。

从那时开始,他就多了一项“奶爸”任务,为阿圣泡奶、换尿布、洗澡、哄婴儿睡觉,这位年轻舅舅都一手包办。

“泡奶的话,一汤匙奶粉大概加40cc温水,看要让他喝120cc或80cc,再依比例冲泡就可以了。尿布也要定时检查、更换。照顾baby最辛苦的是他们会闹脾气,脾气来时,半夜都得起床哄他,其他的倒还好。”谈起“奶爸经”,还没当爸爸的亚卫说得头头是道。

他回忆小时候,每到农忙时节,常得帮姑姑、舅舅照顾表弟妹,对于如何照顾婴儿,早就习得“一技之长”。“我们山上老人家都说,小baby会熟悉背他的人的味道,当他们认得味道,就会产生完全的信赖感,也会配合你的作息。”

阿圣从出生后第三天到满三个月第一次下山的这段期间,亚卫几乎寸步不离地照顾,连睡觉也在一起。即使碰上高丽菜产期,他一样过着晚上哄婴儿入眠、半夜起身泡奶、凌晨起床上工、下午为baby洗澡、傍晚准备晚餐的紧凑生活,丝毫不以为苦。

亚卫说,这阵子从电视新闻看到许多人突然失业的报导,相形之下,他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足,也觉得山上的人非常幸福。

在山上,“人家都会到家里来找你去工作,只要不怕辛苦,一天赚个2、3000元不是问题。高丽菜大出(指产量大)、菜价好的时候,一天工作10几个小时,甚至可赚到6、7000块!”他笑着说。

不过,大环境不景气,还是可能对山区农业经济造成冲击。

“景气差的话,大家可能选择吃比较便宜的南部菜或大陆菜;菜价低的话,当然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不过,担心归担心,只能期望不会影响到我们。”对于山上的农业经济后势,亚卫难掩忧心。

亚卫说自己会继续在山上工作、生活。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赚钱买车、翻修老家,然后才会准备结婚。信奉基督教的他说:“不知道能不能一一做到,但是我向上帝祈祷,希望能够逐步完成。”980627

“今天的台湾英雄”专栏部落格网址:http://www.cna.com.tw/TWHero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央社记者汪淑芬高雄11日电)枣子是台湾冬季水果,高雄农改场的邱祝樱默默耕耘10年,育种工作一步一脚印,培育出多汁质脆的新品种,这些枣子飘洋过海到日本,甚至韩国也想技术引进。
  • (中央社记者冯昭台北13日电)年轻时为了孩子放下工作,二度就业却在年过50时突然失业。回想失业带来的创痛,詹瑜至今仍止不住泪水。“其实我的生活很好,但想证明自己是有用的人”,于是决定创业,结合设计专长与新兴的电子商务,投入文创行列。
  • (中央社记者沈如峰宜兰县14日电)宜兰苏澳区渔会电台话务员潘丽卿,过去近30年来以通讯方式帮海上渔民解决种种问题,成为渔民、友船、家属与援救单位之间的沟通桥梁。每当海象一有变化,她就通知渔民注意,几乎就是渔民心目中妈祖婆的化身。
  • (中央社记者吴哲豪彰化县15日电)鹿港子弟陈仕贤原来学的是工业工程,但是一头栽进鹿港文史研究工作,走遍大街小巷进行调查;尽管收入不丰,他仍乐在其中,要当一部鹿港文史研究的活字典。
  • (中央社记者吴协昌台北16日电)“篮球和音乐都是我的嗜好,也因为如此,我才有机会成为球场上的DJ。”谢明宏对篮球与音乐的执著,让他成为两岸篮球DJ第一人,甚至在中国开班授课,将看家本领尽情挥洒。
  • (中央社记者叶素萍台北17日电)“务农总是给人很可怜、赚不到钱的印象,但是我要当一个开朗的农夫。对我而言,最好的赞美是:你的米会带来欢乐。”28岁的谢铭键,5年前返回花莲老家务农,他在部落格上用KUSO画风纪录一个年轻开朗农夫的生活,自创的“剑剑好米”品牌也因此大红。
  • (中央社记者吴哲豪彰化县18日电)赖佩真曾经是媒体工作者,经历过冲锋陷阵的新闻工作多年,却无法忘情传统的“大肠包小肠”寻常小吃。就这样,她决定转行,专攻这一味,并将它改良后再改名“台湾堡”,结果不仅征服了彰化北斗大街小巷镇民的味蕾,也达成了她希望传承台湾传统美味的初衷。
  • 陈嬥筌在台北市民权国小担任羽球专任教练,20年来培育无数优秀选手,深信“每一粒种子都是一个希望,你永远不知道他们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她曾婉拒到大学任教的机会。
  • (中央社记者李淑华台北20日电)“卡奴站起来”是一个超人气的部落格,民国94年设立以来,短短数年,上网浏览人次已突破850万大关!部落格的发想者并非名人,也非社会运动的风云人物,而是热心公益默默行善的国会助理─陈雪慧。
  • (中央社记者黄瑞弘台北21日电)台北市立体育学院助理教授林明佳,身高只有163公分,看起来不甚起眼,却是台湾至今唯一的职业拳王。20年前他远征日本,忍受严苛的训练和异乡的孤寂,不但赢得拳王宝座,还连续7度卫冕成功,以“Rocky Lin”名号享誉日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