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谈

书法漫谈:玩物丧志的书家——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1082-1135),是南宋君王,中国帝王中艺术天分数一数二的皇帝。宋徽宗自幼聪敏,展现过人的艺术才华,长大后更是乐之不疲,山水、人物、花鸟、墨竹都十分精通,书法方面取法薛稷和黄山谷加以改变,自创“瘦金体”。

宋徽宗“瘦金体”硬瘦劲挺,可以看出他有优秀的书法水平,但过渡的犀利锋锐,以及夸张而有明显贯性的提按,使“瘦金体”有浓浓的装饰意味,富贵气十足,但总少了几分内蕴。无论如何,从书法创作而言,“瘦金体”确实已难能可贵。“瘦金体”因为个人风格过于强烈,可欣赏却不适合取法,真要学,往往也只能依样点画,求得形似,因此它对后世书家的影响并不深远。

宋徽宗在位时,大兴书学、画学,置书画院,他广泛收集民间文物,特别是金石书画,许多作品并重新装裱,当时御府所藏法书名画百倍于先朝。他命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将历代书画详细整理着录。从这方面来看,宋徽宗对书画的收集、保存与传播确实有卓著的贡献。

宋徽宗虽然在艺术上有所成就,但他以九五之尊却“朝欢暮乐,依稀似剑阁孟蜀王﹔爱色贪杯,仿佛如金陵陈后主”。本性就轻浮的他,非但没有从艺术获得心灵的陶冶,反而玩物丧志,疏于朝政,重用阿谀谄媚之徒,以致国弱民贫,导致金兵入侵,自己也被金人掳去。

宋徽宗在金国作了九年的俘虏,受尽羞辱,不知他慨叹追亿繁华的“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慕列笙琶”的宫廷享乐之时,是否已然觉悟,现下耻辱的囚徒生活,正是昔日纵情恣欲、不思节制的后果。@*

参考资料:

(1) 陈振濂 (2002) 《历代书法欣赏》台北:蕙风堂笔墨有限出版公司出版部

(2) 陈传席 张小壮(2004) 《赵佶》 台北:石头出版有限公司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