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弋阳县发现稀有水生动物桃花水母

标签:

【大纪元9月11日报导】中国江西省弋阳县农业局水产站工作人员日前发现1种罕见的水生动物,经江西省水产局认定为世界稀有水生动物“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sowerbyi)又称桃花鱼,是地球上最低等级的腔肠动物,距今已有6.5亿年,出现时间比恐龙早几亿年,被喻为生物进化研究的“活化石”,其本身独有的基因对现代基因工程研究有重要意义。桃花水母对生存环境有极高的要求,水质不能有任何污染,活体罕见,极难制成标本,被喻为生物进化研究的“活化石”,更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桃花水母”可爱、晶莹剔透的外型,不同于一般水母体积大且具毒性,“桃花水母”体型较小也不具毒性;它们对居住地的水质要求甚高,除了不能受污染,水温也要保持在35度以下。


桃花水母(互动百科)

桃花水母的外形象一把撑开的伞,伞边缘有许多细线状的触手,这是它的捕食器官。口朝向伞下方,位于一条管子的末端,具4片唇。食物由此吞入,消化不了的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所以桃花水母嘴和肛门是一个。伞缘有一水平缘膜,此为水螅水母的共同特征。

桃花水母出现时间一般较短,故难于发现。由于它们多在早春桃花盛开时节出现,在水中游动时,状若漂浮在水面的桃花花瓣,因此,中国古代称它们为“桃花鱼”。古书明确指出,桃花鱼“非鱼也,生于水,故名之曰鱼;生于桃花开时,故名之曰桃花鱼”。

中国早在明代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的《归州志》就有关于桃花水母的记载,并且几乎每年10月至次年3月间都会大量出现。桃花水母扇径约10毫米左右,颜色有淡红、洁白、乳白、棕紫色,身体晶莹透明,分成四瓣,柔软如绸。因为它与桃花开谢同步,形似桃花,艳如桃花,所以得名。当地传说桃花水母是王昭君的眼泪变成的。

桃花水母为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世代交替形式,螅状体(水母的“童年”)对环境要求极低,而一旦分离出水母则对环境和水质要求很高。环境适应时,螅状体便自然分离出水母;环境不利时,螅状体便长期吸附于水下或岩石缝中世代生存下去。

目前全世界已发现11种桃花水母,其中9种产在中国。 @

相关新闻
六四新歌《三十五年祭》发布 制作者呼唤良知
美国航母遭袭击? 中共官媒传谣被打脸
泽连斯基一席话揭露中共党魁说话不算话
【菁英论坛】华融两高管判死刑 背后内幕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