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1+1

大脑健康六星期计划(4)

肥胖是显而易见,无法隐藏的。但是心智疾病与记忆力丧失,则是隐形的痛苦。而且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每一个人;不管是亲身承受或是透过家人朋友的经历。破碎的大脑造成许多问题—焦虑、沮丧、躁郁、人格异常、饮食异常、上瘾、强迫症、注意力缺失症、自闭症、亚斯伯格症候群、学习障碍与阅读障碍。

它们以各种形式出现,包括像精神分裂或狂躁等精神疾病,以及所有老化的神经退化性疾病,尤其是阿兹海默症、失智症与帕金森氏症。此外,还有轻微的大脑持续性问题,许多心理医生与精神科医生并不认为这些问题是可治疗的疾病,仍然让许多人遭受不必要的痛苦。

这些问题包括慢性压力、注意力不集中、无法专注、脑雾、愤怒、心情起伏、睡眠问题,或是在大部分的时间觉得有点焦虑或沮丧。

衰弱的大脑有二大征兆:心理问题—大部分都被归咎于情绪创伤的问题,以及神经科问题—大部分都被认为是神经性损伤,而不是情绪障碍的问题。不管是沮丧的心理障碍或是阿兹海默症的神经失调,单纯的事实就是……我们的大脑运作不良。

我们苦于情绪不佳。我们与现实脱节。我们被剥夺了专注、学习与记忆的能力。因为是如此地普遍,衰弱的大脑已经成为现在社会的一个重大议题,让许多人无法感受精力充沛的健康生活—这种我称之为“绝对健康”的经验,读者将会从本书学习如何达成这个目标。

如果我们认为这并不是严重的问题,或者那只影响了少数人,想想看以下的统计数字:

心理障碍影响了26%的成年人口,或是六千多万名美国人。

20%以上的儿童有某种类型的心理障碍3,4。

四千多万人感到焦虑。

二千多万人感到沮丧。

十分之一的美国人服用抗忧郁的药剂。

近十年来,抗忧郁剂的使用成长了三倍。

在2006年,抗忧郁剂的经费攀升到超过$19亿。

像沮丧与焦虑的心理障碍所费不赀5。名列前五大最昂贵的病情,包括心脏病、癌症、创伤、与肺病。我们健保系统一年要支出$2千多亿,或者换算成总医疗经费的12%以上6。

阿兹海默症将影响30%的85岁以上老人(有些专家说50%),这是成长最快速的人口群,到2050年,将影响1亿6百万人。

现在8到15岁的儿童中,有8.7%被冠上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7。

超过8百万名或者是十分之一的儿童,正在服用哌醋甲酯(methylphenidate)(利他能Ritalin)等的兴奋剂8。

十年来,自闭症从万分之三激增到每166名儿童就有一名,呈现11倍的成长率9。

学习障碍影响5~10%的学龄儿童10。

这些大脑衰弱的情况对社会的间接成本十分庞大,包括丧失在学校、家庭或工作场所的生产力,一年的损失高达$800亿。

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苦于衰弱的大脑。这是正常的情况吗?当然不是!问题是我们找寻解答的方向错误—埋藏在内心深处的往事、大脑的化学失衡、最新的药物或是治疗方法。

心理学与神经科尤其是如此,这是一般治疗“大脑障碍”的二大科别。神经科医生与心理医生专注于利用药物或心理治疗来治疗大脑。事实上,大部分的神经科医生与心理医生只专注于他们最喜爱的器官—大脑,而忽略了身体的其他部分。

但是,如果脑部障碍的解药是在大脑以外的呢?如果情绪、记忆、注意力与行为问题,以及大部分的脑部疾病,病根是在身体的其他部位,是身体主要系统的失衡,而且是可以治疗的呢?如果问题不在脑部呢?如果真是如此,那表示我们治疗脑部障碍的所有方法是完全背道而驰的。而事实上,情况正是如此。

为什么传统的神经科与心理治疗无效?

心理治疗源自于先前的生活经验或创伤会控制情绪与行为的概念。这是佛洛依德的遗绪—所有的心理疾病都是童年经验的结果。然而,只有10%的人,在营养、新陈代谢与生化方面是充分均衡的,因而能够真正受益于心理治疗。况且,多年的心理分析或治疗,都无法逆转因为严重缺乏omega-3脂肪酸11、维他命B12不足12、甲状腺低下13、或慢性汞中毒所造成的沮丧14。

如果身体恢复平衡,处理我们的情绪与精神层面的痛苦,当然是绝对必要的。但是如果不了解我们的基因、饮食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如何改变我们大脑的化学变化、损害了我们身心的最佳状态与均衡,解除身心的痛苦将会是非常艰钜的任务。

倘若出现严重的生理失调,心理治疗只是浪费时间,因为没有对症下药。而许多人正苦于生理失调……有鉴于此,现代的心理治疗苦心孤诣地尝试利用药物控制大脑的化学作用,好像所有的心理疾病都是大脑的化学作用失调,而我们只要比对出正确的药物就可以治愈这些心理疾病。

沮丧是百忧解缺乏症吗?

这是衰弱大脑流行病的解药吗?更多更好的药物?我们真的需要更多的抗忧郁剂、兴奋剂、精神抑制药物与记忆力药物吗?我们是先天不良,因此在没有药物之下无法快乐、专注或记忆吗?沮丧是百忧解缺乏症吗?ADHA是缺乏利他能(Ritalin)吗?阿兹海默症是缺乏Aricept吗?

应该不是。然而这些药物的用量暴增。心理治疗或治疗精神异常的药物是处方药畅销排行榜的第二名,仅次于胆固醇药物15。近十年来,心理治疗药物的用量飙升(例如儿童的兴奋剂用量增加了1000%)。

如果这类的治疗真的有效且没有副作用,我会热烈欢迎它们为数百万人解除痛苦。但是实情是许多人的疗效不佳(或完全无效)。

以抗忧郁剂为例。许多服用抗忧郁剂的患者并没有或是只有些许的改善。事实上,只要改善一半症状的50%,就视为治疗成功。服用这些药物的患者,连这种最起码的疗效都不到一半

。那真是令人沮丧的结果。更糟糕的是,确实觉得自己的症状有所缓解的患者,其中有86%出现一种或多种副作用,包括性功能障碍、疲倦、失眠、心智迟缓、反胃与体重增加!

难怪尝试抗忧郁剂的人,有一半在四个月之后就放弃的16。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出一份最近的研究,发现制药公司选择性地公布抗忧郁剂的研究报告。他们发表几乎所有显示有益的研究,显示无效的研究则按下不表17。

这种虚报扭曲了我们的看法,导致大家认为抗忧郁剂(与其他的心理治疗药物)是有效的,事实上却非如此。隐匿关于抗忧郁剂真实而完整的资料,助长了我们所看到心理治疗药物的惊人成长。

因为正面的研究很少是显示有益的,让实际的问题更是雪上加霜。在抗忧郁剂的双盲试验中(给予受试者药物或糖丸),服用糖丸的人有40%情况改善,而服用药物的人,只有60%的症状有改善。

从另一个观点来看,80%的人只要服用糖丸就可以改善了。我会承认这种方法只对了一半。化学作用失调造成问题。但是从未被质疑的大问题是药物如何操控大脑的化学作用……。

为什么那些化学反应会失调,我们要如何让它们恢复正常的均衡状态?

这些药物并没有解决问题,而是掩盖症状。如要解决衰弱大脑的流行病,我们必须要提出全新的问题:

我们如何找出这种流行病的原因?

我们是先天不良?还是我们中毒的环境、无营养的饮食,以及无法纾解的压力,影响了我们敏感的大脑?那是我们身体失调的结果吗?

更多的药物真能解决问题吗?还是应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恢复心理(与生理)健康,过着幸福、健康又满足的生活呢?

大脑的问题是有解答的,但是并不在于更多的药物或是心理治疗。虽然在复原过程中,这些工具可以做为有用的桥梁,却非长期的解决之道。治愈我们衰弱大脑的秘密,就在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地方,是现代医学最常忽略的领域。

答案就在我们的身体。@待续……

摘自 《6星期大脑健康计划》 大树林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