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DNA揭示新人種 打亂現有人種理論

人氣 32
標籤:

【大紀元2010年12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郭靖康編譯報導)據《生活科學》報導,2008年在西伯利亞南部發現了有3萬年歷史的化石,揭示了以前不曾為人所知的「丹尼索娃人」(Denisovan),它的基因組不同於現代人,亦有別于尼安德氏人(Neanderthals,或穴居人)。奇怪的是,這些早已絕跡的西伯利亞人的DNA似乎與太平洋群島上的美拉尼西亞(Melanesia)島上人的DNA有非同尋常的相似之處。

這化石很可能是一塊年輕女孩指尖的化石。同時發現的還有燧石刀片、磨光的石頭裝飾品以及一顆磨牙形狀的化石,這顆磨牙形狀與尼安德氏人和現代人的磨牙大不相同,而與更古老的人種卻有幾分相似。(牙齒和手指骨顯然來自同一種群的不同成員。)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對從這個化石中提取出的40毫克進行DNA測序,發現了丹尼索娃人與尼安德氏人有一個共同的起源,但有不同的基因,顯然他們與尼安德氏人有一個共同的祖先,但很早就與現代人的祖先分開來了。

德國的麥克斯普朗克人類學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的進化遺傳學家帕波(Svante Pääbo)告訴《生活科學》說:「令人吃驚的是我們居然發現這個被認為已經滅絕的人種,當我們從西伯利亞獲得這個小手指節骨時,我以為百分百是尼安德氏人或現代人的。當發現它是完全另一回事時,真是使我驚訝不已。」

不同祖先之間的交配
令人驚訝的是他們的分析發現,這個丹尼索娃人的遺傳物質有4%到6%與某些現代美拉尼西亞人的基因組相匹配。這表明在丹尼索娃人與美拉尼西亞人的祖先之間有過交配,就像尼安德氏人與現代的非非洲人的祖先有交配關係一樣。

加大聖克魯斯分校的研究員格林說:「與現代人遷徙出非洲和替換尼安德氏人的故事大不一樣的是,我們現在看到這些祖先之間還有更多的參與者,他們之間的那些很糾結的故事比我們之前所知道的有更多的互動情節。」

哈佛醫學院的研究員、領導新人口遺傳分析的進化遺傳學家里克(David Reich)說,在西伯利亞發現的這個已經滅絕的人種譜系,他們的遺傳物質的基因序列卻存在于東南亞的現代人中的這一事實顯示,丹尼索娃人可能在石器時代晚期廣泛地在亞洲地區活動著。

里克告訴《生活科學》說:「到目前為止仍然不是很確定的是,這些遺傳物質很可能會在美拉尼西亞人群中永遠保留下來,因為它顯示了某種形式的進化優勢。我們很難有足夠的時間來觀察現代人體內的古老的基因序列對現代人有何影響,如對疾病易感性的影響,而要弄懂一個遠古基因組對現代人的影響更是難上加難。」

我們的祖先曾與丹尼索娃人交往
這些發現,從進化的歷史角度來看,增加了現代人類與我們已經滅絕的有親緣關係的祖先之間的複雜性。

研究人員認為,我們有一群祖先在離現在30萬至40萬年間離開了非洲,並又迅速分化成不同的分支:有一分支分佈到歐洲去成為尼安德氏人,其他分支繼續向東遷徙成了丹尼索娃人。當現代人大約在7萬至8萬年前離開非洲時,他們首先遇到了尼安德氏人,有了交配行為後獲得了占非非洲人的基因組中1%至4%的尼安德氏人的遺傳物質,現代人類的另一族後來與丹尼索娃人交往。

格林說:「這項研究填補了祖先們活動的一些細節,但我們想知道更多有關尼安德氏人和他們互動群體的人口情況,你不得不懷疑仍然可能還有其他族群存在,還有待我們去發現,在這個故事中除了有尼安德氏人、丹尼索娃人和現代人三個族群外,是否還存在有第四個族群?」

研究人員刻意避免把丹尼索娃人叫成一個新的人種或亞種。事實上,既便是對尼安德氏人到底是一種完全不同的人種或是一個亞種目前仍然存在高度的爭議。

能稱為一個族群的人應該是與其他種群分開的、不同的種群,且種群內部存在交配活動,儘管最近的研究顯示尼安德氏人(以及現在的丹尼索娃人)與我們分享某些遺傳物質。像人類的其他種群一樣,尼安德氏人和丹尼索娃人都統稱為人類,因此目前仍然還存在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即在解剖學上到底這些族群與現代人之間有什麼根本的不同。

里克補充說,未來的研究可以探討的是,丹尼索娃人或尼安德氏人遺留在現代人類基因組中的遺傳物質,在進化的角度上看到底有什麼優勢。

帕波語重心長地說:「也許這就是未來所要做的——不是基於他們發明的什麼石器來重構我們已經絕跡的祖先,而要基於他們仍留在一小片骨化石中的遺傳物質來重構他們。」

這項新發現最近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相關新聞
科學家發現一個前所未知的人種——矮人
印尼掘出新的人種化石
由小人種的發現看人類文明歷史中的傳說與真實
研究:印尼矮人化石是從未被發現新人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