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校園

悅讀大紀元 開闊國小生視野

【大紀元8月1日訊】(大紀元記者孫幗英台灣台南採訪報導)大紀元時報副刊自從2009年7月改版後,不但針對課程學習七大領域來編輯,每週還有「品德教育」、「教育園地」、「校園巡禮」等教育版面,內容既純正精采又豐富多元,深得教育界的認同與肯定。

台南市的大紀元時報志工珍惜這些寶貴的資訊,自動將每週的副刊,包括A8版的「寰宇縱覽」、「專題報導」,裁剪、分類、包裝,做成《大紀元分享包》贈送給國中小的學校老師,讓老師除自我成長外,也能與學生、家長分享。

台南市日新國小五年二班老師陳芬瑛表示,拿到《大紀元分享包》自己先過目一下,挑出一些可以搭目前課程的文章,應用在彈性課程、綜合課程或結合校本課程。

陳芬瑛很重視閱讀教育,她認為,孩子應該在國小階段就大量閱讀。她提到,上國中的學生回來告訴她,國中讀課外讀物的時間很有限,班上有些同學課外知識非常豐富,都是國小階段讀的,即使現在他很努力閱讀,仍然差人家一大段距離。

陳芬瑛表示,大紀元內容很純淨,讓學生看很放心。她說,班上學生素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於閱讀大紀元副刊不但不成問題,還能從中得到許多知識和樂趣。

她讓學生在早自修和午休時間自由取閱或分組輪流閱讀《大紀元分享包》,不少學生自發性的在連絡簿寫下心得感想。從中她發現,讀大紀元讓學生的視野更開闊,也更能享受讀報的樂趣。

心智圖 文/李冠儀

在大紀元時報中,記載一篇有關「心智圖」的報導,令我覺得十分貼切,因為,在每次國語課前,老師總會要我們畫出一張「心智圖」的重點整理,來了解課文結構與大意,不僅有趣,也讓我們對學習更有興趣呢!教室書櫃中,有一小疊的大紀元時報,許多人都十分的愛閱讀,它讓我們了解許多各地區的生活情形,所以,每當下課時,我都和同學們會一窩蜂似的跑去仔細地欣賞呢!感謝老師提供我們那麼好的報紙—–大紀元時報,希望大家都可以來閱讀,也希望可以從中學到許多能讓大家感到輕鬆而容易的學習方法哦!

常眠海底2千年的古文明 文/林資桓

我選讀了一篇有關於【古文明】的文章,文章中介紹了一些以前沉入海底的古城,像是家喻戶曉、以高科技聞名的古城「亞特蘭第斯(ATLANTIS)」,據說那裏有發達的港口,但在大約一萬二千年前,因一場世界性的大地震撼大洪水而葬身海底。除了這些,文章中也介紹了「日本的水下金字塔」﹑「硬度的古城」等,都讓我很感興趣。這篇文章啟蒙了我對古文明的好奇,讀報真有趣。

海底火山噴發奇景 文/杜柏葳

早自修時,我迫不及待的打開大紀元時報,一翻到新知版,「深海火山噴發奇景」四個大字吸引了我的目光,奇怪,海底也會火山噴發嗎?還沒看過這版圖片,我還不知道海底噴發的威力那麼強。可怕的是,從報紙中取得的資料得知,火山周圍的水比電池還要酸,蝦子竟然能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生存。大紀元時報的內容,令我大開眼界,也讓我的知識增進了不少,這都是老師大力叫我們一定要看報紙的功勞。

我看到了『寂寞』 文/柯宜臻

我以前都不知道寂寞是什麼,現在我終於知道了,文章中有說到寂寞会在人群中傳染,而且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到寂寞,寂寞的人頃向把悲傷負面的情緒帶給週遭的人,導致他們被社會孤立。在他們失去朋友前,寂寞的人會將寂寞傳染給僅剩的朋友,讓他們也變得孤單寂寞。還有呢,寂寞和身心疾病息息相關,有可能會縮短生命,認識寂寞,不僅幫自己也能幫別人。

看完文章後知道孤單冷清是寂寞,能克服寂寞的辦法是要先學會正面思考並放棄那些負面的念頭,主動思考,規劃一些想做的事情,在忙碌的做事過程中也就不容易感受到寂寞的侵襲了。這篇文章教我什麼是寂寞,寂寞要如何克服。



學生把大紀元副刊貼在樓梯間的公佈欄上跟大家分享。(攝影:孫幗英/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