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心得

保護孩子的同情心

【大紀元2011年11月05日訊】新新今年五歲,他媽媽談起他的時候談到了這樣一件事:前兩天她去接新新的時候,老師說新新打小朋友。她很生氣,可新新說:「因為明明搶玲玲的餅乾,我幫玲玲搶了回來。」

新新媽媽說:孩子從小就很有正義感,喜歡打抱不平,保護弱小,像個小男子漢一樣,他爸爸也常常這樣教育他,還以他兒子為驕傲,但是孩子往往不知道怎麼去幫助別人,特別是受到媒體的影響,他們會用打架、搶奪等暴力手段。

Anna的媽媽帶女兒到玩具室玩,看到有個小朋友因積木倒了在哭泣。Anna趕緊跑上前去拍拍小朋友的背安慰他,並把口袋裡的糖果拿給他。還和他一起重新搭積木,兩人玩得很開心。

Anna的媽媽說:Anna很會安慰人,哄小朋友開心。並且很善良,經常幫助那些遇到困難的小朋友。

Mark很喜歡聽故事,每次聽媽媽給他講故事時,他都會靠著媽媽,問他可以怎麼幫助裡邊需要幫助的小動物或小朋友;給他講小朋友互幫互助的故事,他能明白小朋友遇到困難的時候要相互幫助。

但是在生活中,他很少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也不能體諒父母的困難,感覺他的同情心只存在於那些虛幻的世界裡。

其實有些孩子在家長和老師的教育下,容易理解故事中主人翁的困難,形成同情認識和情感。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孩子的思想和活動以自我為中心,較少考慮別人在做甚麼,想甚麼,而且孩子不一定能找到適宜的方法,這就造成了孩子對其他人漠視的情況。

如果父母可以從實際的生活中,經常告訴他該怎麼樣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自己有甚麼苦惱和困難度時候,有意識的告訴孩子,啟發他的同情心和善念,慢慢孩子就會他的同情心應用於他的生活中,就像Anna一樣,同時還應該告訴孩子用正確的方法去幫助他人。以免出現類似新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