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食言入世承諾 美企業反思中國夢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2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美國民眾很少人知道美國前貿易代表白茜芙(Charlene Barshefsky),也不記得她做了甚麼事。但對中國來說,一般民眾會在街上跟她打招呼並謝謝她。

WTO入會10年 中國胖美國瘦

1972年,白茜芙曾說:「中國認為,加入世貿組織(WTO)是繼尼克森訪問中國後,美中關係最具歷史性的成就。」她帶給中國民眾的禮物是在2001年12月,她帶領美國貿易代表與即將加入WTO的中國協商。此後,中國經濟大幅增長,並擠身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路透社報導,但美國故事卻截然不同。這10年來,中國製造的產品隨處可見,導致美國製造業凋零,工場就業機會減少25%,至今僅1,500萬美國民眾從事製造業,而且平均工資經過物價調整後幾乎停滯。此外,美中貿易逆差高達2,730億美元,是美國與其他任何國家逆差的四倍。

現在,在工會抗議和民怨之下,美國國會希望立法迫使人民幣走強,好降低中國產品進口的壓力,而美國企業則開始反思這10年來的中國夢。部份企業執行長質疑,美國對中國的施壓是否足夠?尤其在美國失業率居高不下、財政困難的此一時刻,中國議題甚至已成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抨擊的目標。

中共改走重商 貿易摩擦擴大

中國加入WTO這10年來,華府都在擔心中共不能兌現其自由貿易的承諾,而隨著中共領導階層的更替,專家更擔心,中共正放棄市場資本主義,而改走國家重商主義。

美國國務院負責經濟、能源及農業事務的國務次卿霍爾邁茲(Robert Hormats)說,「美國經濟模式與中共以國家為中心的經濟模式正在相互競爭」,「我們在跟中共談判的時候很有挑戰」。「一方面,如果我們與中國不能合作、有效解決我們的差異,全球體系將不能運作良好。另一方面,我們真的有差異,許多差異是很難克服的。」

美方抱怨中國普遍竊取智慧產權、對法規缺乏透明、違背WTO開放市場的底線、操弄人民幣匯率,以及透過國家貸款低利率補貼本國產業等。

中共則爭辯,由於中國屬開發中經濟,需要保護新興產業、幫助它們成長。同時反駁美方在關鍵領域阻礙中企公司的發展。例如,華為科技今年想投資美國的3Leaf科技公司,被美國政府阻擋。2005年中海油想買美國優尼科公司(Unocal Corp.),也在美國政治介入下告吹。

隨著美中貿易摩擦加大,美國企業開始首度公開聲明,擔心與中國的貿易談判是畸形的,希望施壓奧巴馬總統強硬其立場。

美商企業領袖首度公開痛批

波音公司執行長麥納尼(Jim McNerney)11月份談到這個問題,他說在APEC商業峰會中他詢問奧巴馬總統如何評估美中關係(當時左右兩派都要求奧巴馬採取強硬的立場),然後表示美中關係陷入「僵局」。

起先,奧巴馬要求其幕僚以追求有建設性的參與,並提出一個針對重要夥伴的強大政策做為回應,但美國國內對這種微妙的批評不滿。之後,奧巴馬與胡錦濤私下會面時,要求中共停止「操弄」全球貿易體系。

美國企業的遊說比貿易團體還有影響力,選舉年尤其如此。歐亞集團(EurasiaGroup)的中國專家康森奈瑞(Nick Consonery)認為,「企業對於維持平穩美中關係的支持程度開始斷裂」,「由於企業展望改變,他們越來越不願支持當局與中國『強烈穩定』的關係」。

10月份,美國參院首度通過除非中共允許人民幣快速升值,否則將對中國進口品祭出懲罰性關稅的法案。許多美國經濟學家與國會議員相信,人民幣被人為低估了10~25%,另外由於中共當局進行補貼,使中國出口產品削弱了外國產品的競爭力。

最讓美商企業深感挫折的是中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於2008年宣布的政策,該政策確定了中國認為它必須主宰的「經濟命脈」行業,其中包括航空、空運、煤炭、石油和石化、能源生產、電訊與武器等產業。

而化工、設備、自動化製造、電子通訊、鋼鐵與有色金屬等產業,在不同程度上已被中國國營企業所控制。這些國營企業在中國市場享有獨占或寡占,它們有土地、水、能源的補貼,資金成本也比市場低。

直到最近,美商企業領袖才開始將這些心中的怨恨說出來,過去不敢說是害怕影響他們在中國的事業。目前已放棄中國市場的電子海灣(EBay Inc.)執行長多納休(John Donahue)10月份在Web 2.0峰會上表示:「中共當局不允許非中國的網路公司成功……這是21世紀國家安全遊戲的一項武器。」

谷歌去年因駭客入侵,以及不願配合中共審查而退出中國市場。在中國擁有數十億美元合約但卻遭遇競爭挫折的通用電氣執行長伊梅爾特(Jeffrey Immelt)也說:「這個觀念是,如果我們是中國經濟的一部份,我們可能就會被允許勝出。」

國營企業壯大 經濟畸形發展

中共的政策確實讓中國企業壯大,據統計目前共有61家中國企業進入全球500大,企業家數較2005年增長4倍。反觀美國,同期間進入500大的企業家數卻由176家降為133家。美商企業最沮喪的是,多數進榜的中企公司都是國營企業,其中,中國石油化學、中國石油與國家電網這三家公司還進了全球前10大。

美國商會在一份聯合報告中指出,中國等國家濫用法規和補貼,使其國營企業壯大,外人很難與其競爭,「目前沒有足夠和有效的國際制裁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奧巴馬過去執政3年來,美國向WTO提出5個指控中國的案子,數量較小布什在位的8年還要多。到2010年3月止,美國控告中國計有三個案件贏得WTO的判決,四個判決等待WTO採取行動,四個案子懸而未決。

除了訴諸WTO協商之外,美國也積極與其他亞洲大國簽訂雙邊(美韓)或區域性(TPP,跨太平洋貿易夥伴)的貿易協定,既可促進市場開發,又可制衡中共貿易政策。

隨著胡溫下台,中共新的領導即將接班,但中共前外貿部長龍永圖卻擔心:「基本上,10年之後,中國很可能脫離WTO。」他還說,這個拒絕所有國內和國外的企業公平競爭的中央集權模式,可能會扼殺中國的經濟增長。「我們不能只有大規模企業和國營企業。這只是經濟的軀殼。我們需要數以千計的民間中小企業。他們是中國經濟的血和肉。」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北京媒體警告:外資控股狙擊中國自主創新
外電﹕紐約世貿捲入美中貿易緊張關係
奧巴瑪訪中前 美中貿易戰再升溫
中國新採購法對外國企業設限 外商不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