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淵潔《馴兔記》折射中國教育引熱議

人氣 324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2月29日訊】《中國青年報》28日刊登付雁南一篇探討國內教育的文章《被鄭淵潔教「壞」: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反抗現實》,文中由鄭淵潔的童話故事《馴兔記》折射出國內教育的實況:國內馴兔式的教育與傳統文化中孔孟之道揭櫫的教育方法與人格氣節完全背道而馳。有跟貼者揭示,馴兔式的教育正是扼殺言論自由與媒體獨立的劊子手。

《馴兔記》的教育目標:所有學生「溫柔、順從,不調皮搗蛋」

在《馴兔記》的童話故事中,所有的「好學生」都會突然間變成一隻兔子,而家長、老師則會為他們的轉變感到由衷的高興。「溫柔、順從,不調皮搗蛋,我們就是要把你們培養成這個樣子呀!」一位激動的老師在文章裡說。

「兔子」們利用耳朵長的優勢,不放過班上任何同學的竊竊私語,時刻向老師匯報;或者利用比別人多一瓣嘴唇的優勢,從事著班幹部工作,說服同學趕快變兔子。鄭淵潔因此認為,小學的班幹部簡直就是在「培養漢奸」。

而不聽話的、有自己思想的學生則被視為班級與家中的恥辱與挫折,老師與家長竭盡所能地將其改變成馴兔,而皮皮魯就是這樣不聽話的學生中的一個。

付雁南在文章中說:「『差學生』皮皮魯的故事讓我驚覺,自己原本驕傲的『好學生』優越感毫無根據,成績不好的同學也有自己優秀的一面;而更多的故事則反覆陳述,衡量一個人的標準有很多,而『聽話』大約是最不重要的那一個……如今回過頭來看,這也許是一場關於『平等』和『自由』的最淺顯的啟蒙。」

馴兔教育與孔孟之道背道而馳

孔子是春秋時代的大教育家,被後世尊稱為「至聖先師」,他在當時即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針,主張教育的方法與內容應該依據學生不同的資質、性格與志趣而有所差異,才能發揮其所長,達到學生最大的成就。每個學生都是單一獨立的個體,有著不同的天賦與性格,哪能一概而論、整齊劃一的對待?馴兔式的教育完全與孔子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馳,它扼殺學生的獨立性與特異性,並培養大批專制體制下的順民。

國內教育工作者王堯可先生說道,孔子的因材施教,「不僅是尊重個體、尊重人性的一種教育方法,更是一種最自然的教育規律。一個老師不能遵循這種教育規律,是一個教學者的失敗;一個國家的教育制度不能遵循這種教育規律,則是整個國家教育的失敗,更是民族的悲哀。」

王堯可先生進而表示:「由此反思積弊叢生的現代教育,什麽都是一刀切,完全不尊重個體和地域的差異,也無視各學科的不同特點,通通是一個模式。」

孟子也說:「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意思是:自我反省,要是理曲的話,縱然只是面對穿著粗布粗衣的平民,我能不害怕嗎?自我反省,只要合乎義理,縱然面臨千軍萬馬,我也一樣勇往直前!然而順民如何能在面臨千軍萬馬之時仍然勇往直前?由是可知,馴兔教育離中國傳統的文人氣節相去多遠!

順民與「言論自由和媒體獨立」

付雁南這篇文章在網路上有許多跟貼,其中一些見解,發人深思。

網友「小班長」說:「我從小看童話大王。沒當過班幹部。現在已經在國外博士畢業工作。覺得自己很像皮皮魯啊。我接受了國內的小學初中大學教育。但是我的靈魂來自童話大王。對科學的崇敬、對權威的蔑視、對想像力的尊重都是童話大王教給我的。這些恰恰是最寶貴的,從國內的教育中學不來的。」

「新浪網友」說:「東野長崢這些天一直關注的是烏坎事件……這個敢於以死相拼的村莊是中國第一個清除某方勢力實現村民自治的鄉村,第一個迫使官方承認自己的自治組織並與之對話的村莊,第一個由青年發動組織協調起來的農民維權行動(這裡我更願意用農民革命這樣的詞),第一個不再是一盤散沙而是有組織有綱領並且其領袖勇於擔當生死不懼的中國新農民,第一個不再只知下跪自焚乞求恩賜打砸而是懂得互聯網懂得怎樣用互聯網把真相告訴國內與世界的村莊。」

「還有媒體,烏坎農民對國內媒體的拋棄,對海外獨立媒體的信任,無疑是真正敲響了『輿論一律』的喪鐘,而官方之所以沒有最後把早已沸騰於心的殺機變成行動,除了當下特殊的政治形勢之外,主要的還是趴在烏坎村那一百多家外媒。這個例子說明,獨立媒體對於烏坎,對於我們每一個人是多麼的生死攸關。你當局有再多的武警特警多少多少軍,可你總不能公然在世界與中國人的眼皮底下對手裡只有磚頭木棍的烏坎村民大開殺戒,哪怕是這個地球上最強霸的政權,如此的倒行逆施,也是心存忌憚的,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言論自由與媒體獨立,於當今中國,於我們每一個中國人,是多麼地重要。」 
 
「新浪網友」暗示:馴兔似的教育方式正是扼殺言論自由與媒體獨立的劊子手。而烏坎農民「對國內媒體的拋棄」正可以說明此點。

(責任編輯:王琦)

相關新聞
《皮皮魯和魯西西》將亮相 鄭淵潔攜阿雅助陣
鄭淵潔:鄧主任是因公殉職
遭排擠「童話大王」鄭淵潔退出北京作協
鄭淵潔:我從 1995年起就不信任疫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