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陽光

浮生行吟:關於告別

盛夏三伏天,與弟妹們一起去參加家族中長輩的告別式,一向不善錦上添花,所以,婚喪喜慶都由二老去處理,此番,因故而代為出席,是懷著雪中送炭的心情去的。儀節簡單而不失莊重,頗符合現代社會緊迫繁忙的生活節奏,約莫半天光景,一切圓滿結束,用膳過後,親戚鄰里兀自風流雲散、各奔前程,然而,留在心頭的感悟,卻久久不去……

首先,想到的是「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大家真的好久不見了,而再見竟然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會場上,看到的父執輩們,大多已經「塵滿面、鬢如霜」的垂暮之年了,如果不寒暄致意,恐怕彼此也無法辨識了,他們感嘆人生如寄,和自身的年邁衰朽,而子侄輩的我們,又何嘗不是歲月催人老、忽忽已中年呢?

照面的同輩們,是兒時的學友、玩伴,互相都察覺驚呼,在人世的流轉中,竟已超過十年、甚至是二十年未曾聯繫往來。「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更有人已經娶了媳婦、含飴弄孫了,果真是時光匆匆、歲月如流啊,怎不叫人低迴嘆息、膽戰心驚呢?而這一次,我真切的意識到──逝者如斯、一去不返,要與年少的日子告別了!

另外,家祭的場合中,最叫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早已年逾古稀,猶活力充沛的堂伯母。中年隨丈夫移居外地任職,家族每有大事,絕少不了她的身影。只見她縱橫捭闔,儼然是個社交達人,炫耀子女的成就,盛讚兒孫的出息,夸夸其談,忙得不可開交。「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點也不差,我和妹妹交換了一個「心領神會」的眼色,繼續一旁靜默觀禮。

典禮將近尾聲,湊巧的是這位堂伯母,落座在我們姐妹倆的身後,正繪聲繪影的和一位堂侄媳,絮絮叨叨的數落起她那過世多年的妯娌的種種不是。現場哀戚肅穆,因此,她尖酸刻薄的話語,句句聽得清清楚楚,根本是顛倒黑白、混淆視聽,不禁令人扼腕;但是「公道自在人心」,相信善良明理的堂嫂,自有一番評論。而這件事的啟示是,要認真學習與過往告別,善解冤緣才是有福之人。

最後,值得思考的是人世間最初始、也是最終極的課題,最直接、也是最艱難的告別──生死告別。「悲莫悲兮生別離」,尤其是與摯愛死別,是生命中難以承受之重,難怪孔子要感嘆:「死生亦大矣。」,王羲之則高呼:「豈不痛哉!」而許多人即使耗盡一輩子,也無法參透、釋然,落得悲悽傷痛、悔恨終生。

但願自己努力精進、修養心性,能早日領悟《體會死亡》書中所提到的:「你和你所愛的人有一天都會死,而生命絕不只是你現在所經驗到的。」此外,日本導演黑澤明在電影「夢」裡有一段描述:全村的人吹奏音樂、邊遊行邊灑花,歡慶老奶奶的過世,有個老爺爺正要趕去加入慶典行列,他是老奶奶初戀情人,他告訴從外地來的年輕人:「順著大自然生活,死本來就是一件值得喜悅的事。」當我們真正明白了這番道理,才算完成了「關於告別」的這一門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