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騷亂1,900人被捕 各方反思深層原因

人氣 25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8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文華綜合報導)8月12日,持續近一週的英國騷亂基本得到控制。英國零售商協會估計騷亂造成的損失可能「高於一億英鎊」,有人也更加擔憂明年即將舉辦的倫敦奧運會的安全狀況。對於騷亂產生的深層原因,人們從各自立場和角度加以了分析。

大陸媒體將騷亂歸根於貧困,不過11日在英國議會召開的緊急會議上,英國首相大衛•卡梅倫認為騷亂主要在於參與者社會責任感的缺失,這一原因要大於貧困問題。他強調獨立調查委員會將繼續調查馬克.達根的死因,不過他指出,騷亂迅速蔓延,主要是一些投機主義份子趁機作亂,令局部騷亂演變成縱火、洗劫和兇殘暴力不斷的亂局。

1,900人被捕 大量騷亂份子被起訴

8月12日(週五),英國警方採取進一步突擊搜查,逮捕搶劫犯罪嫌疑人。至少1,900人被捕,大量騷亂份子被起訴。英國警方也在街頭部署了大量警力,確保週末飲酒鬧事者不會在倫敦與周邊城市再度引起暴動。

警方也陸續逮捕了上個週末造成五人死亡的搶劫嫌疑犯。與此同時,倫敦警察局已部署了更多的警力,並突擊搜查了涉嫌搶劫者的一處房子。倫敦警察廳的高級官員說,本週末將在倫敦部署16,000名警察。倫敦週末一般有2,500名警察值勤。

據報導,騷亂的參與者主要是24歲以下的少數族裔年輕人。在過去4年來,英國16~17歲青年的失業率飆升三分之一,達到36%。不過回顧歷史人們發現,這場騷亂是英國社會的時發陣痛。每當英國經濟陷入低谷,如1981年、1985年、1995年,都有過類似的騷亂,發生地點也很相似。然而這次事件有些不同。

缺乏責任的犯罪行為

卡梅倫承認最初投入的警力太少,稱警方將最初的騷亂誤判為一個「公共秩序問題」,而非「犯罪問題」。於是初期出現了成群結隊的年輕人橫衝直撞地肆意破壞,警察在一旁卻無力阻止的尷尬局面。這樣的電視畫面無疑助長了破壞者認為自身行為不會受到懲罰的念頭。

目前在倫敦的警察是平時的6倍,1.6萬的警力出動,加上高壓水槍和橡皮子彈的嚴陣以待,以及警察被賦予的更多權力,如有權搜查可疑的戴面具者,加強對社交網絡和幫派文化的管理等,有效阻止了騷亂的進行。

對於那些缺乏社會責任感的年輕人,卡梅倫曾表示:「如果你自認已經年紀大到可以犯罪,那你也就年紀大到可以接受審判」,這意味著參與者將受到更加嚴厲的處罰。由於崇尚民主自由,此前英國對於未成年人的犯罪處罰都很輕。青少年犯罪一般只是備案記錄、口頭批評和家長教育,從而助長了不良行為的發生。

騷亂發生後,英國很多民眾表示:「要給這些無法無天的傢伙一點顏色看看!」「要用警棍教訓這些遊手好閒的年輕人——不讓他們知道警方的厲害,大家就永無寧日。」這正應了中國那句古話:「黃金棍下出好人」,壞孩子不教訓他是不行的。在英國政府開設的電子請願網上,有人呼籲剝奪那些因本次騷亂被判罪的人所享有的國家福利。該請願信已獲得10多萬人的簽名,將提交議會審議。


2011年8月8日,英國警察面對年輕暴徒,竟然有些束手無策。(法新社)

言論自由的限制和判斷

目前英國全國人口6,100萬,卻擁有6,200多萬台手機和3,000多萬的Facebook註冊用戶。這次騷亂中,社交網站和手機的群發短信功能,無疑助長了騷亂的快速蔓延。從這些網絡平台中人們不難發現,原先意為「復仇」的短信,很快變成了「趁火打劫」的慫恿和號召。

反思騷亂的發生,《金融時報》撰稿人殷貝貝指出,網絡是同街道一樣的公共空間。如果街道會被匪徒洗劫,網絡也會被不懷好意者侵襲。政府在街上打擊暴徒以維護社會治安的同時,也有責任在網絡上清理犯罪。那些美化暴行、唆使人們犯罪的言論,即使在英國這個老牌自由國家,也無權享有暴力言論的自由。這是英國政府今後應該糾正的。

卡梅倫也表示,他被社交網絡在這次騷亂中所起到的作用感到震驚,英國政府也許會考慮限制一些煽動社會暴力的人使用社交網絡。不過有媒體反對說,如果這一禁令得以施行,這將是英國一次重大的互聯網政策轉變。紐約城市大學新聞學的教授Jeff Jarvis更是質疑:究竟誰能決定什麼樣的通訊和內容應該被禁止?


倫敦民眾自發建立和平牆,張貼呼籲和平和寬容的心願。(Staff:Peter Macdiarmid / 2011 Getty Images)

黑幫犯罪和多元文化下的貧富差距

英國《金融時報》曾飆在專欄文章中分析說,這次騷亂快速蔓延,至少有兩點值得關注。一是目前在英國社會可能存在鬆散的黑幫組織,他們有組織的聯絡犯罪,使事態迅速惡化。文章稱:「被槍殺的馬克‧杜根(Mark Duggan)家屬能夠一下子召集300多人出來示威,這不是一般的家庭能夠做到的。」

有報紙調查說,事發地點托特漢姆在過去40年一直存在不少由各少數族裔,如非洲黑人自發組成的黑幫團伙,而杜根屬於舊幫派的元老,新興幫派的創始人。這些鬆散的跨城市的犯罪聯盟,植根於「多元文化」掩蓋下的社會邊緣。與前輩不同,他們能夠使用推特、Facebook和黑莓手機,迅速把暴力行動的動員令發散到各地。

其次,多元文化的出現,種族之間互相不理解,以及貧富差距,使社會衝突很容易被激化。比如這次發生騷亂的地區,如Hackey、Newham、Brixton、Ealing、Croydon等地,人口構成中白人比例平均不超過50%左右,而英國全國白人人口超過90%。這些地區少數族裔的收入普遍很低,社會剝奪程度(Social Deprivation)很高,於是在嫉妒和仇富心理的作用下,很容易滋生暴力騷亂。


2011年8月11日,一名警察在被燒毀的家具店前站崗值班。(法新社)

青少年教育問題和社會深層問題

有人拿英國騷亂和今年阿拉伯世界的民眾起義相比,「埃及和突尼斯的年輕人在抗議中有所失(他們的生命),也有所得(民主和自由),而我們的年輕人既無所失,也無所得(刺激和新跑鞋除外)。他們只是以儘可能可恥的方式證明了自己的可恥。」

也有人從這些年輕人的成長過程中看到問題發生的必然性。目前英國是歐洲青少年吸毒、未婚懷孕等社會問題最嚴重的國家,人們普遍質疑英國的大眾教育存在的缺失。英國首相前顧問丹尼‧克魯格這樣分析說:「這些年輕人沒有受過良好教育,從小生活在無人照管、隨心所欲、無原則、有愛但不講分寸和良好品行的『微文化』裡。他們認為自己的人生反正已經被毀了,在監獄裡呆上幾個月也不會有甚麼影響。他們習慣了廉價貨,也習慣了受懲罰和別人威脅懲罰他們。」

他還指出:「與此同時,更廣泛的文化——也就是我們——已經拋棄了美德,採納了冷漠無情的行為準則,並裝扮成自由主義的樣子。我們用福利金代替了親情友情,用權利代替了愛,用公共部門冷冰冰的程式代替了生活社區溫暖的道德規範。在警方平息了騷亂之後,我們剩下的這些人要做的不僅僅是打掃玻璃碎片。」

相關新聞
英國騷亂触發政党种族問題爭論
英國騷亂的多層面  社會經濟原因
英國騷亂 朝野皆欲嚴懲暴民
巴菲特大量持現金受關注 市場憂AI泡沫風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