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家族貪腐被公安無意錄音 成胡溫絕密武器

人氣 52
標籤: ,

【大紀元2012年05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高紫檀綜合報導)隨著「血債幫」周永康的失勢,中共「血債幫」前魁首江澤民最近又屢屢被搬上檯面「借屍還魂」恐嚇公眾。值得注意的是,不但中共官媒對於江澤民的露面消息不認帳,海外媒體也鮮有認可,而且更讓人玩味的是,江澤民不但沒有吸引到媒體注意力,反而他的兒子江綿恆涉重大貪腐的內幕消息忽然又成了公眾關注的熱點。有消息點明,現在胡溫中央高層掌握江綿恆無意中被公安錄下的貪腐錄音。兩相結合,可以想像「血債幫」仍在企圖作「垂死鬥」,但胡溫手捏證據,「血債幫」「狐假虎威」式的反撲毫無翻身餘地。

江澤民兒子江綿恆涉貪腐 錄音被胡溫掌握

近日多家媒體轉載,香港中國人權民運信息中心透露,江澤民的兒子江綿恆捲入周正毅行賄案,胡溫當局掌握江綿恆和周正毅的一卷談話錄音帶。

報導稱,2003年5月26日晚,江綿恆與周正毅在一家歌廳會晤,期間江向對方透露了國家機密,包括前香港中國銀行總裁劉金寶的案情。

在江綿恆與周正毅會晤前,當局正在調查周正毅的行賄一案,周的手機已被監聽,警方已在江周會晤的歌廳安裝了監聽器,兩人的談話全被錄下來。當晚江綿恆離開歌廳後,公安部門立即拘捕周正毅,並把錄音帶送交中共高層。因為周案涉及中共高層黑幕,所以當局嚴密封鎖周案信息,上海第二中級法院事前始終不公佈周案開審日期。

周正毅只讀過小學,在上海擺過餛飩攤,當過搬運工,1994年和老婆合開「阿毛燉品」發跡,之後混跡官場,靠行賄高官投機房地產,成為億萬富翁,為上海首富。2003年香港中銀前副董事長兼總裁劉金寶案發後,牽連周正毅,劉在任上海分行總經理期間,曾違規批給周15億元貸款圈地。

鄭恩寵律師是揭露周正毅和「上海幫」聯手強遷圈地黑幕的有功之人,但由於上海鄭恩寵律師對周案做過大量調查,知道許多內幕,當局擔心鄭將內情向外公佈,引出更大麻煩。結果當局將鄭恩寵律師以「洩漏機密罪」判刑3年。

香港的中國人權民運信息中心信息還顯示,前上海富商周正毅,曾與江澤民的兒子江綿恆用非法手段向上海農信社借貸人民幣50億元,據稱,這筆50億元非法貸款最後成為上海農信社的壞帳,上海市政府於2005年5月出資填補,並將上海農信社改為上海商業銀行。

上述借貸中,江綿恆的上海聯合投資有限公司等涉及其中2.4億元的借貸。

江綿恆撈錢 罪行無法與江澤民脫勾

消息顯示,江綿恆依靠他爸爸江澤民無數次地搞權錢交易,他的違法罪行無法和江澤民脫勾。江綿恆也因此被稱為「中國第一大貪官」。

媒體報導,江綿恆1994年拋棄上海冶金研究所所長的職務,以數百萬元購下價值上億元的上海聯合投資公司。

2000年江綿恆又創立宏力微電子公司,投資64億美元,所需資金當然都是從國庫來的民脂民膏。

2001年5月,在香港舉行的「財富論壇」上,江澤民把「國家領導人」江綿恆介紹給非富即貴的國際要人,特別是跨國公司的富豪們,以擴大江氏王國的實力。果然,在中國申奧成功的第二天,江綿恆就開始與這些外國富豪們簽下大筆訂單。此時江綿恆已經成了中共「官商一體」的最高代表。

中國公安部官員曾透露,江綿恆與台塑集團少東王文洋聯手主導、總投資64億美元(約台幣2110億元)的宏力半導體廠,其中數十億貸款都是江綿恆運用關係從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違規超貸所得。香港《開放》雜誌也透露,日前官員查辦弊案時,發現江綿恆在上海普陀區不花一分錢佔得一大塊地。

有媒體透露,江綿恆決定以上海為基地發展其「電訊王國」,主要靠江澤民與「血債幫」成員之一、曾任上海市長和中共政治局常委的黃菊之間的關係。黃菊從申請審批到銀行貸款,一路為其大開綠燈,而為之實際操辦者,則正是黃菊的秘書王維工。

《金融時報》曾報導,江綿恆號稱擁有費城德雷克賽爾大學的電氣工程博士學位,20世紀90年代初回到上海後,外國投資者對他大獻慇勤,將他視為中國最有價值的合資夥伴。

西北大學的史宗翰(VictorShih)教授認為,「這是輕而易舉的來錢之道,每個人都會因為他們的關係網而支持他們。每個人都樂意這樣做,以期從高層領導那裏交換潛在的優惠條件。」

江澤民家庭涉1.2萬億「上海招沽案」

被中國老百姓稱為「中國第一貪」的江綿恆,還涉及多起震驚國際的中國重大貪污要案。

近年來轟動國際的中國多起重大貪污案,如「周正毅案」、「劉金寶案」、「黃菊前祕書王維工案」等都涉及到天文數字的貪污受賄、侵吞公款,都與江綿恆有關。1.2萬億的「上海招沽案」也直指江綿恆。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gaozhitan@gmail.com

(責任編輯:謝東延)

相關新聞
【獨家】周薄策劃「谷歌撤離中國」黑幕 百度捲入高層內鬥
【新紀元】習近平接班背後 藏驚人內幕
【章天亮】:打掉周、薄是文革手法嗎?
薄熙來移資380億  賀國強要查高幹大案要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